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分子和原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 一定能分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
| B. | 有的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也有的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 |
| C. |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
| D. | 物質熱脹冷縮,是因為分子受熱變大,遇冷變小的緣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探究雪碧中逸出氣體的成分,某興趣小組收集氣體后按如圖進行實驗:
(1)如圖1,將盛滿氣體的試管倒扣在石灰水中,打開塞子,發現石灰水變渾濁,同時還應看到的現象是 ,發生的反應化學表達式是 .
(2)如圖2實驗,B中出現的現象是 .
(3)圖2中燒杯C中的現象是 .
(4)實驗結束后,取B中的溶液少量,加熱,出現的現象是 ,該實驗說明生成的酸性物質具有的一點化學性質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密閉容器中,盛放A、B、C三種物質各30g,經電火花引燃,充分反應后,各物質質量變化如下:
物質 | A | B | C | 新物D |
反應前物質的質量(g) | 30 | 30 | 30 | 0 |
反應后物質的質量(g) | 待測 | 33 | 0 | 22 |
關于此反應,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 )
A.C物質中所含有的元素種類是A、B、D三種物質中所有元素種類之和
B.變化后待測的A質量為5g
C.該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D.A物質有可能是單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試回答:
(1)該裝置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 :
改進措施是 。
(2)實驗開始時,為什么要先通入一氧化碳?
www-2-1-cnjy-com
(3)實驗過程中,圖中A處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
B處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待氧化銅完全反應后,停止加熱處,在斷開A、B之前 (是或否)應繼續通入一氧化碳至A處玻璃管冷卻。若不繼續通入一氧化碳,可能出現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氧氣的性質描述,錯誤的是
A、氧氣極易溶解于水,使水中生物能生存 B、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略大
C、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 D、液氧是一種淡藍色的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以下實驗的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
A.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B.氯化銨固體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
C.分別點燃一小塊棉纖維和羊毛纖維,都產生了燒焦羽毛的氣味
D.把帶有火星的木條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木條復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4. 6g某有機物完全燃燒時需消耗9. 6g氧氣,生成8. 8g二氧化碳和5. 4gH2O,該有機物中( )
A.只含碳、氫兩種元素 B.只含碳元素
C.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D.可能含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