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區域名稱:A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在圖上用鉛筆描繪出A和B之間的大致界線。它是我國東部重要的地理界線,即__________一線。這一線是我國1月份____(°C)等溫線通過的地方;是____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B區域所在的干濕區主要為______地區。
(3)四大地理區域的地理環境有很大的差異。
A區域農業以旱作為主,主要的糧食作物是_____。東部瀕臨我國的內海—__海。
B區域的物產豐饒,是全國最大的____(糧食作物)產區。人口總數在四個區域中居第______位。
C是我國平均海拔最_____的區域 ,成為我國夏季氣溫最___的區域。本區域歷史上內外交通十分困難,2005年10月,_______鐵路的全線鋪通,對本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D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_,農業以_________(種植業、牧業、林業)為主。從東到西,D區域的自然景觀大致上呈現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 上海到西藏樟木的318國道,被稱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暑假,小林一家從上海出發自駕游覽了這條景觀大道。
材料二 下圖 “中國人的景觀大道圖”
(1)該景觀大道是否經過江蘇省: (是/否)。
(2)重慶市簡稱為 ;宜昌所在省級行政區名稱為 省。
(3)這條景觀大道從起點到終點,下列變化敘述正確的是:( )
A.年平均氣溫增高 B.平均海拔增高 C.年降水量增加 D.人口密度增大
(4)小林一家從宜昌到成都的途中,發現當地人普遍愛吃辣椒,這反映出該區域夏季氣候特點是 。
(5)在山區,常會發生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小林一家在行程中,最易遇到滑坡、泥石流的地段是 段。
(6)沿途他們不能看到的景觀是:( )
A.秀美的水鄉景色
B.綠油油的茶樹
C.地表千溝萬壑
D.高原草場,牦牛成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京津冀地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京津冀地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是:( )
A.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多 B.氣候宜人,環境優美 C.資源豐富 D.臨海,交通便利
(2)連接兩地區的鐵路干線名稱是 線。
(3)兩地區成為我國重要工業基地的共同優勢條件是:( )
①兩地都具有沿海、沿鐵路的便利交通 ②兩地的煤炭資源都十分豐富
③兩地的鋼鐵工業都靠近原料產地 ④兩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費市場大
⑤兩地均位于我國農業發達地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4)長江三角洲地區最大的城市是 。圖中數字①②③表示鎮江的是 。
(5)京津冀地區屬于 氣候;長江三角洲地區屬于 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新疆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新疆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簡稱為 ,本地區自然環境的典型特征是 。
(2)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新疆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向西開放重要窗口作用,主要體現在地理上與 、南亞、西亞地區接壤或鄰近。
(3)塔里木盆地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我國通過實施 工程將之輸往東部地區,采用的運輸方式是 。
(4)吐魯番出產的葡萄特別甜的主要原因是:( )
A.內陸盆地,地形閉塞
B.高山冰雪,水源充足
C.沙漠地區,土壤肥沃
D.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5)下圖中表示新疆民族特色風情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市某校地理興趣小組到學校附近進行野外考察活動,讀下圖“考察地區等高線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圖中A、B兩處適合攀巖的是 。
(2)甲村在乙村的 (方向)。量得乙村到點①的圖上直線距離是3厘米,則兩地間的實地直線距離是 千米。
(3)在乙村的海拔高度約為 米。
(4)圖中①②兩個觀察點中、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觀察點是 。
(5)同學們發現乙村周圍資源豐富,但經濟較落后。請你為乙村發展經濟提一條建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地球公轉示意圖”后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A、B、C、D四處代表的節氣名稱。
A ;B ;C ;D 。
(2)當地球公轉到A處時,太陽直射 ,對北半球大部分地區來說,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白天時間最長,地面得到的熱量最多,北半球處于 季。
(3)地球公轉的周期是 ,由于地球公轉,產生了 的變化。
(4)每年3、4、5月為北半球的 季;9、10、11月為南半球的 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