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地球公轉示意圖”后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A、B、C、D四處代表的節氣名稱。
A ;B ;C ;D 。
(2)當地球公轉到A處時,太陽直射 ,對北半球大部分地區來說,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白天時間最長,地面得到的熱量最多,北半球處于 季。
(3)地球公轉的周期是 ,由于地球公轉,產生了 的變化。
(4)每年3、4、5月為北半球的 季;9、10、11月為南半球的 季。
【答案】
(1)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2)北回歸線 夏
(3)一年(或365天) 季節
(4)春 春
【解析】
試題分析:
(1)地球在公轉時,由于黃赤交角和地軸空間指向不變,使得一年內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當地球運行到A位置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為北半球的夏至日;當地球運行到B位置時,太陽直射赤道,此時為北半球的秋分日;當地球運行到C位置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此時為北半球的冬至日;當地球運行到D位置時,太陽直射赤道,此時為北半球的春分日。
(2)我們一般把一年中白晝最長,太陽高度最大的這段時間稱為夏季,而把一年中白晝最短,太陽高度最小的這段時間稱為冬季,兩者的過渡時間為春、秋季。當地球公轉到A處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對北半球大部分地區來說,這一天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白天時間最長,地面得到的熱量最多,北半球處于夏季。
(3)地球自始至終不停地圍繞太陽公轉,其公轉的周期為一年(或365天)。地球在公轉的過程中產生了四季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以及地球五帶等現象。
(4)四季的劃分方法很多,對于北半球中緯度的很多國家來講,我們一般把每年3、4、5月稱為北半球的春季;6、7、8月稱為夏季;9、10、11月稱為秋季;12、1、2月稱為冬季。由于南北半球的季節相反,所以每年的9、10、11月為南半球的春季。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地形局部圖,回答問題。
(1)圖中山脈①②③④位于階梯分界線上的是________(填數碼代號),
(2)①山脈南側地形區是____________,被稱為“______________”,
(3)③山脈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的第________級階梯上,
(4)圖中塔里木盆地中分布有我國最大的內流河________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水能蘊藏量最大的地帶是( )
A. 地勢第二級和第三級階梯之間
B. 地勢第一級和第二級階梯之間
C. 各大高原上的山區
D. 東部低山丘陵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新疆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新疆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簡稱為 ,本地區自然環境的典型特征是 。
(2)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新疆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向西開放重要窗口作用,主要體現在地理上與 、南亞、西亞地區接壤或鄰近。
(3)塔里木盆地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我國通過實施 工程將之輸往東部地區,采用的運輸方式是 。
(4)吐魯番出產的葡萄特別甜的主要原因是:( )
A.內陸盆地,地形閉塞
B.高山冰雪,水源充足
C.沙漠地區,土壤肥沃
D.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5)下圖中表示新疆民族特色風情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干濕區和溫度帶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干濕區劃分的依據是
A.降水量多少 B.蒸發量多少 C.降水量與蒸發量之差
【2】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和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基本一致,這條線為( )
①0℃等溫線
②800mm等降水量線
③秦嶺—淮河一線
④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
⑤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3】東北地區有較大面積的濕潤區,是因為( )
A.離海洋近,降水多 B.緯度高,蒸發量小 C.地勢高,植被豐富
【4】暖溫帶地區典型的水果是( )
【5】下列三幅民居郵票中,反映我國南方濕潤區特點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的降水類型屬于
A. 地形雨 B. 對流雨
C. 鋒面雨 D. 雷陣雨
【2】氣溫隨海拔高度的變化而變化,若圖中D地的溫度為28℃,則C地的溫度約為
A. 27℃ B. 19℃ C. 9℃ D. 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