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京津冀地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京津冀地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是:( )
A.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多 B.氣候宜人,環境優美 C.資源豐富 D.臨海,交通便利
(2)連接兩地區的鐵路干線名稱是 線。
(3)兩地區成為我國重要工業基地的共同優勢條件是:( )
①兩地都具有沿海、沿鐵路的便利交通 ②兩地的煤炭資源都十分豐富
③兩地的鋼鐵工業都靠近原料產地 ④兩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費市場大
⑤兩地均位于我國農業發達地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4)長江三角洲地區最大的城市是 。圖中數字①②③表示鎮江的是 。
(5)京津冀地區屬于 氣候;長江三角洲地區屬于 氣候。
【答案】
(1)A
(2)京滬
(3)D
(4)上海;③
(5)溫帶季風;亞熱帶季風
【解析】
試題分析:
(1)北京的教育、科學和文化發達,集中了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眾多的高等院校,人才集中,所以北京的中關村發展成為我國高科技中心,這也是北京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故選項A符合題意.
(2)連接京津唐和滬寧杭兩地區的鐵路干線名稱是京滬線(從北京到上海).
(3)滬寧杭工業基地和京津唐工業基地發展工業的共同優勢條件是兩地都具有沿海、沿鐵路的便利交通,兩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費市場大,兩地均位于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帶,京津唐地區的能源十分豐富,滬寧杭地區能源缺乏,京津唐地區加工制造業靠近原料產地,滬寧杭地區原料需要進口,故選項D符合題意.
(4)長江三角洲地區最大的城市是上海.圖中數字①②③中,③表示鎮江.
(5)京津冀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北,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長江三角洲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南,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圖示四大地理區域的名稱:
A B C D 。
(2)圖中B地區與C地區之間的分界線:
① (河流)和② (山脈)。
(3)圖中③是我國第二長河 ,在④ (省份簡稱)注入海洋。
(4)圖中所示的鐵路線⑥是 線,沿此鐵路線從北往南旅行,沿途能見到的景觀變化是( )
A.一望無際的平原→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B.深秋時節,沿途樹木變化:樹葉常綠→樹葉枯黃→樹葉全部脫落
C.陽春三月,沿途見到車站中人群的服裝在變多變厚,沿途的傳統建筑的屋頂坡度逐漸變小
D.六月,旱地麥浪如金,蘋果、梨子初上枝頭→河湖眾多,魚池、荷塘、稻田隨處可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7、下列關于我國民族特征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共有56個民族
B、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C、各民族均勻分布
D、民族分布“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市某校地理興趣小組到學校附近進行野外考察活動,讀下圖“考察地區等高線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圖中A、B兩處適合攀巖的是 。
(2)甲村在乙村的 (方向)。量得乙村到點①的圖上直線距離是3厘米,則兩地間的實地直線距離是 千米。
(3)在乙村的海拔高度約為 米。
(4)圖中①②兩個觀察點中、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觀察點是 。
(5)同學們發現乙村周圍資源豐富,但經濟較落后。請你為乙村發展經濟提一條建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暑假期間,小蘭對我國漠河、上海、海口和吐魯番四城市進行了實地考察,得到以下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漠河、海口和吐魯番三城市與其氣候資料匹配的是( )
A.甲——漠河 B.乙——吐魯番 C.丁——海口
【2】海口、上海、漠河三地年降水量的多少,反映了我國降水分布特點是( )
A.南多北少 B.東多西少 C.夏秋多、冬春少
【3】吐魯番屬于( )
A.溫帶大陸性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 C.高原高山氣候
【4】丙城市6月份降水最多,這是因為( )
A.氣溫最高,蒸發量大 B.正值梅雨天氣 C.正值臺風季節
【5】位于我國季風區的城市,其氣候的共同特征是
A.春秋溫和多雨 B.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雨熱同期
【6】乙城市成為我國冬季氣溫最低的原因之一是( )
A.緯度最高 B.深居內陸 C.地勢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證實了
A.地球是一個球體
B.大地是運動的
C.月球是一個球體
D.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中
【2】麥哲倫船隊從西班牙出發經過的第二個大洋是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5.以下地區中麥哲倫船隊有經過的是
A.中東 B.中亞 C.東南亞 D.北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