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中學研究性學習活動小組五名同學在進行亞歐大陸氣候課題研究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有價值的問題,請你積極參與他們的研究。
問題探究:
(1)小芳發現地處亞歐大陸中緯度地區的A、B、E三地氣候變化有以下規律:由A到B到E,氣溫年較差逐漸加大,而年降水量卻呈現出遞減趨勢。請你解釋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玲玲發現一奇特現象,F地區雖然與長江中下游平原地處同一個緯度,但兩地氣溫在同一季節卻出現了20℃的溫差。你認為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需要了解威海的氣溫和降水情況,你認為乙圖中______圖能幫助小明解決這一問題。請你嘗試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描述威海的氣候特點。
(4)小偉登錄網站查閱資料時,一則意大利冬季發生洪水災害的報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認為這一報道可信嗎?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構成氣候最主要的兩大要素是 和 。
(2)A、B兩地,氣溫年較差大的是 地,年降水量較多的是 地。
(3)A地7月份氣溫最高,此時降水的特點是 ,1月份氣溫最低,此時降水的特點是 。
(4)B地全年氣溫特點是 ,全年降水特點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南水北調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南水北調工程可以解決我國水資源 (時間、空間)分配不均的問題。該工程主要是把 水系的水資源調到缺水嚴重的華北地區和 地區。
(2)中線引水工程中①代表的 樞紐工程。東線工程和中線工程相比較,其優勢是可以利用 運河作為引水渠道。
(3)我國部分地區近年來缺水逐漸嚴重,為了緩解缺水問題,除了跨流域調水外,還以采用:
、 等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上A、B代表的區域中,表示季風區的是 ,圖上箭頭甲、乙中,表示夏季風的是 。
(2)風是帆船的主要動力,明朝我國著名的航海家鄭和率艦隊下西洋應該選擇在 (冬季、夏季)出海,原因是 。
(3)A區域的農業生產方式是 (種植業、畜牧業),B區域的主要土地利用類型是 。
(4)下表中氣溫和降水資料反映的是上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的 地的,其氣候類型為 。
項目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氣溫(℃) | 5.5 | 7.5 | 12.1 | 17.0 | 20.9 | 23.7 | 5.6 | 25.1 | 21.2 | 16.8 | 11.9 | 7.3 |
降水(mm) | 23 | 50 | 63 | 70 | 88 | 112 | 235 | 230 | 118 | 50 | 20 | 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地區地形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圖中的地形類型,正確的是( AC ) (雙選)
A.①處是山峰 B.②處是山谷
C.③處是鞍部 D.④處是山脊
(2)該圖的比例尺用文字表示為 。
(3)某日中午,周莊的炊煙紛紛飄向李莊,此時該地的風向是 。
(4)周莊與李莊兩處鄉村聚落,更容易發展成集鎮的是 。
(5)圖中河流有甲、乙、丙三條支流,其中畫錯的一條是 。
(6)如果圖中A點的氣溫是12.4℃,那么B點的氣溫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地圖,完成下列問題。
(1)A為 洋; B為 洋;① ;③ ;⑤ ;⑦ 。
(2)赤道穿過了 洲的北部和 洲的中部。
(3)能發生極晝現象的一共有 個洲。
(4)③與④兩大洲之間的分界線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A、C兩地的經緯度:A C___________。
(2)在圖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線上的是 地,位于東半球的是 地,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
(3)從低、中、高緯度看,B 在 緯度;C在 緯度。
(4)圖中A、B、C三地所處的溫度帶,A ,B ,C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上圖經緯網并完成問題
(1)寫出B兩地的經度和緯度: , 。
(2)A地位于 (東或西)半球;B地位于 (北、南)半球;B地位于A地的 方向。
(3)A地位于五帶中的 帶,B地位于緯度帶中的 (低、中、高)緯度。
(4)A、B兩地中,有太陽光直射現象的是 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