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舌尖上的中國》記錄了在中國境內不同的地理環境下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以秦嶺—淮河線為分界線的兩大區域是( )
A. ①與② B. ②與③
C. ③與④ D. ④與①
【2】秦嶺—淮河線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下列四條界線中沒有穿過該線的是( )
A. 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B. 我國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C. 1月份平均氣溫0 ℃等溫線
D. 800 mm年等降水量線
【3】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①地區居民主食是饅頭、包子、餃子
B. ②地區的特色食品有湯圓、刀削面、年糕
C. ③地區的手抓肉是當地牧民的傳統美食
D. ④地區的藏族人喜愛喝酥油茶和青稞酒
【答案】
【1】 A
【2】 A
【3】 B
【解析】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最重要的分界線,是1月份0℃等溫線經過線;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經過線,是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也是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
【1】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最重要的分界線,是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圖中①是北方地區,②是南方地區,故選A。
【2】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最重要的分界線,是1月份0℃等溫線經過線;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經過線,是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也是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不是我國階梯分界線,故選A。
【3】由圖可知,①地區是北方地區,居民主食是饅頭、包子、餃子;②地區是南方地區,特色食品有年糕,湯圓和刀削面是北方地區的特色;③地區是西北地區,手抓肉是當地牧民的傳統美食;④地區是青藏地區,藏族人喜愛喝酥油茶和青稞酒,故選B。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現象由地球自轉引起的是( )
A.北京春夏秋冬四季變化明顯
B.當北京球迷晚上觀看倫敦奧運會中國羽毛球隊頭號男單林丹奪冠電視直播時,倫敦正值白天
C.學校操場上旗桿影子的長短有季節性變化
D.北京冬季白晝時間比夏季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板塊運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板塊學說認為,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分為______大板塊。寫出圖中板塊的名稱:A_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F________。
(2)喜馬拉雅山是_________板塊和__________板塊碰撞擠壓而成的。
(3)澳大利亞所在的板塊是________,幾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塊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等高線地形圖(圖C),回答問題。
(1)上圖表示的地形類型是______________。
(2)寫出圖中地形部位的名稱:
A_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_ E________ F_________
(3)如果分別從D和周莊兩個地方到達A,比較容易攀爬的是從______(D地/周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圖中李莊在周莊的________方向;李莊和周莊的圖上距離約為6厘米,如果某人騎自行車從周莊到李莊,每分鐘走200米,那么需要_______分鐘。
(5)圖中最高峰海拔是______,如果李莊的海拔是50米,那么兩地的相對高度是__________米。
(6)圖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自_______向_______。圖中D、F兩處適合修建水庫大壩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等高線標注的數字表示的是_____,A、B兩座山峰中較高的是______,該山峰與甲地的相對高度在______米以上。
(2)從地形部位看,C處是______,D處是_____。
(3)如果有位老人登山,你會建議他從______(填“甲”或“乙”)地出發,說說你的理由____。
(4)這幅地圖用______確定方向。圖中河流的流向是自_____向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地形分布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是__________山脈,該山脈以南的盆地是__________盆地;
(2)圖中D是__________山脈,此山脈東側是_________ 平原,西側是__________ 高原。
(3)圖中E山脈位于_______省境內,它是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和__________階梯的分界線。
(4)圖中F是____________山脈;G是世界最高峰——________________峰;H是____________山脈,此山脈是_________省和江西省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家住哈爾濱的哈小明收到來自南京的好友張林的邀請,邀請哈小明一道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假期活動,張林知道哈小明是一名地理愛好者,在信中有意考考哈小明,告訴他,參加假期活動的地方在一年中有兩次立桿無影(太陽直射某地時正午無影,太陽直射的范圍是南北回歸線之間)現象的某一城市。哈小明接受了邀請,并參加了假期活動,與張林、馬旭、華正強、劉凱、孫雙震五名同學分在一個小組。
材料二:如圖乙是哈小明、張林、馬旭、華正強、劉凱、孫雙震居住的城市和要參加的假期活動的地點分布。
(1)如圖甲所示,在信封上的收信人地址中,級別最小的行政區域是___。
(2)張林邀請哈小明參加假期活動的地方位于圖中的___地。(填字母)
(3)哈小明接受邀請后,做好了初步的準備,下列給哈小明準備的物品,必要的是___,不必要的是___。(填字母)
①御寒的衣服 ②旅游鞋 ③學習用品
(4)在一次小組活動中,馬旭說:“哈小明的家鄉太陽升起的時候,我的家鄉正是星斗滿天.”馬旭的說法可信嗎?___。如果可信,他的家鄉應該位于圖中的___地。(填字母)
(5)劉凱說:“我的家鄉瀕臨渤海和黃海。”那么劉凱的家鄉位于圖中的___地。(填字母)其省會城市___。(填城市名稱)
(6)華振強說:“我的家鄉輪廓像一個四邊形,位于太行山以西。”華振強所在的省級行政區的名稱是___,簡稱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