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面兩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00年,在世界60.55億人口中,約有36.8億是亞洲人。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11個,其中亞洲就有6個,亞洲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材料二:個別國家由于人口數量過多,增長速度過快,需要更多的糧食和肉類。再加上長期受到殖民統治,經濟落后,人們為了維護生活不得不砍伐森林,過度放牧,開荒種地,幾年后這些地區的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草場退化,沙漠面積擴大,影響生產發展,形成惡性循環。
(1)為什么說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2)結合材料二,分析說明人口、資源、環境三者的關系。
(3)根據以上材料,填寫下圖。
①對糧食的需求減少; ②科技興農;③環境得到改善;④糧食單產提高;⑤良性循環
【答案】(1)亞洲人口有近37億,占世界人口的一半 有六個國家人口過億 (2)人口資源環境要協調發展 (3)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亞洲的人口問題,理解識記。
(1)亞洲有6個人口超過一億的國家,2010年,全世界60.55億人口中,有36.8億是亞洲人,占總人口的60.77%。
(2)人口、資源、環境三者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人口的增長會加大對資源的所取和對環境的破壞,而環境和資源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人口的數量。要做到可持續發展就要做到人口的增長要和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3)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長,糧食需求量得以控制,我們在大力發展農業技術,糧食單產提高,人們不斷地退耕還林、還草,環境得以改善,從而實現了良性循環。填寫如圖所示。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新華社北京2018年7月19日電為進一步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充分利用退休教師優勢資源,教育部、財政部近日研究制定《____講學計劃實施方案》。
A. 金齡B. 銀齡C. 高齡D. 低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山山頂海拔約2500 m,山下海拔1000 m,其山下氣溫為27°C,山頂氣溫約為
A. 18°CB. 21°CC. 33°CD. 36°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日本北海道島略圖。北海道是日本重要農業地區,在農業可持續發展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北海道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勢中間低,周圍高
B.氣候的大陸性強
C.主要農業地域類型是商品谷物農業
D.附近漁業資源豐富
【2】為了治理和預防農業環境污染,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北海道采取了許多比較有效的對策,其中包括( )
①禁止使用化肥,控制使用農藥
②重視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
③實行土地改良,治理土壤污染
④調整農業結構,增加糧食種植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長城站在中山站的
A.東南方向B.東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2】離南美洲最近的科考站是
A.長城站B.昆侖站C.泰山站D.中山站
【3】南極地區資源豐富,不包括
A.漁業資源B.礦產資源C.淡水資源D.森林資源
【4】南極大陸被稱為“白色沙漠”,原因是
A.沙粒是白色的B.寒冷、潮濕C.年降雪量大D.寒冷、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圖16是北京近年某時期PM2.5 來源統計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如圖,北京PM2.5 來源最多的兩個渠道是
A. 區域污染傳輸
B. 機動車
C. 農業及畜禽養殖
D. 燃煤
【2】為減少大氣中PM2.5的含量,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 淘汰高耗能產業
B. 推行使用清潔能源
C. 出行為了方便盡量開私家車
D. 燃燒秸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