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亞細亞”意為( )
A. 日落之地 B. 日出之地 C. 東方日出之地 D. 西方世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中學生小王在去年寒假去日本旅游,發現很多有意思的現象。請根據所學內容,回答下列各題
【1】以下是小王在日本旅游所見以及他的解釋分析,請你挑出準確無誤的一項()
A. 日本建筑多為木質等輕質建筑材料——日本森林覆蓋率高,大量砍伐森林,木材產量大
B. 日本有許多活火山——位于板塊內部,地殼運動較為活躍
C. 日本料理中,多以米飯為主食——日本平原廣布,種植業發達
D. 日本古建筑與我國古建筑相似——唐朝時期日本曾派使者到中國學習科技、文化、技術等
【2】小王在北海道札幌游玩時一直在下雪,而相同氣候類型的家鄉冬季卻很少下雪,他想知道為什么。下圖為小王查到的有關札幌的氣候信息,據此分析以下結論中,正確的是()
A. 來自太平洋的夏季風帶來水汽,形成降雪
B. 來自日本海的夏季風帶來水汽,形成降雪
C. 來自日本海的冬季風帶來水汽,形成降雪
D. 來自太平洋的冬季風帶來水汽,形成降雪
【3】小王看到許多日本品牌的商品產地不是日本,對此現象的解釋 不合理的是()
A. 日本依靠自身的資金、技術優勢在海外投資建廠
B. 日本資源匱乏,在海外建廠方便利用其它國家的資源
C. 日本勞動力價格高,在海外建廠方便使用其它國家的廉價勞動力
D. 日本目前已經把所有工業區都遷出本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兩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00年,在世界60.55億人口中,約有36.8億是亞洲人。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11個,其中亞洲就有6個,亞洲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材料二:個別國家由于人口數量過多,增長速度過快,需要更多的糧食和肉類。再加上長期受到殖民統治,經濟落后,人們為了維護生活不得不砍伐森林,過度放牧,開荒種地,幾年后這些地區的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草場退化,沙漠面積擴大,影響生產發展,形成惡性循環。
(1)為什么說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2)結合材料二,分析說明人口、資源、環境三者的關系。
(3)根據以上材料,填寫下圖。
①對糧食的需求減少; ②科技興農;③環境得到改善;④糧食單產提高;⑤良性循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6月16日,世界第六個迪士尼主題公園—上海迪士尼樂園正式開園。讀世界六個迪士尼樂園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讀圖分析可知A國的地勢特征是 ,該國東南沿海地區是 氣候。
(2)B國工業高度發達,但是地區分布不均勻,其工業區大都分布在 。
(3)C是世界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根據圖中信息可知,該國耕地只要分布在 。B、C兩國都是世界上工業高度發達的國家,但從工業發展條件看,在自然資源方面,兩國的主要區別是 。
(4)家住濟南的小剛打算暑假去上海游覽迪士尼樂園,他應該沿 鐵路線南下,代表數字是 。
(5)香港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祖國內地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且廉價;香港的優勢是 (寫出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社會實踐)
實踐主題:中國南方和北方地理環境差異實踐材料:寒假快到了,你有外出旅行的計劃嗎?家住陽泉的張亮和他的父母準備去海南島過春節。張亮找出地圖,在圖中太原和石家莊之間的石太線上用字母Y標出了陽泉的位置,開始了出行前的準備工作。
實踐活動一:探究鐵路交通,規劃出行線路
(1)為了欣賞沿途風光,張亮的父母選擇了乘火車先到廣州,再到海南的旅行。你認為本次赴海南旅行中從陽泉到廣州將依次經過哪些鐵路干線?如果由你來規劃,你將會如何選擇交通方式和出行路線?理由是什么?
實踐活動二:研究地理環境,備好出行物品
(2)明天要出發了,張亮忙著往行李箱里裝東西(手提電腦、太陽鏡、防曬霜、雨傘、羽絨服、棉帽等)。你認為哪些物品沒有攜帶的必要,請說明理由。
實踐活動三:品嘗熱帶水果,比較南北差異
(3)到海南了,張亮陪同父母來到海口的瓜果批發市場。這里的水果品種真多,令人大開眼界!你知道哪些水果的主產地是海南嗎?請寫出兩種熱帶水果。
實踐活動四:理論聯系實際,善于觀察總結,
(4)在旅行過程中,有些現象令張亮產生疑惑,并將其記錄下來,請你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幫助張亮答疑解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