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下列關于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的是
A.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可獲得符合生產要求的突變植株
B.利用細胞工程技術可以大量制備純度高的抗流感病毒的抗體
C.利用動物細胞培養或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均可獲得完整生物體
D.利用細胞工程技術,將兩種二倍體植物的花粉進行細胞雜交,可獲得二倍體可育植株
17、下表關于基因工程中有關基因操作的名詞及對應的內容,正確的組合是高考資源網
供體
剪刀
針線
運載體
受體
A
質粒
限制性內切酶
DNA連接酶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大腸桿菌等
B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DNA連接酶
限制性內切酶
質粒
大腸桿菌等
C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限制性內切酶
DNA連接酶
質粒
大腸桿菌等
D
大腸桿菌等
DNA連接酶
限制性內切酶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質粒
16、在含磷量相同的培養液中分別培養A、B兩種單細胞藻類,生長情況如圖甲所示;在含磷量不同的培養液中分別培養A、B兩種單細胞藻類,生長情況如圖乙所示。現將兩種藻類等量混合,培養在磷含量略低于KA的培養液中,預期兩種藻類的數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可能是
15、下列調查活動或實驗中,計算所得數值與實際數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標志重捕法調查褐家鼠種群密度時標志物脫落
B.調查某遺傳病的發病率時以患者家系為調查對象
C.樣方法調查蒲公英種群密度時在分布較稀疏的地區取樣
D.用血球計數板計數酵母菌數量時統計方格內和在相鄰兩邊上的菌體
14、下列信息傳遞的實例中,可調節生物種間關系的是
A.萵苣在適宜波長下才能萌發生長
B.昆蟲散發性外激素傳遞信息
C.草原返青時,“綠色”為食草動物提供信息
D.雄鳥求偶時進行復雜的“求偶”炫耀
13、右圖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節,對圖示分析正確的是
A.圖中A表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為進化提供原材料
B.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是形成新物種的前提
C.圖中B表示地理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D.圖中c表示生殖隔離,指兩種生物不能雜交產生后代
12、下列關于興奮傳導的敘述,正確的是
A.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或前膜,使突觸后膜或前膜產生興奮
B.神經纖維上已興奮的部位將恢復為靜息狀態的零電位
C.突觸小體完成“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
D.神經纖維膜內局部電流的流動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一致
D.過敏反應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和遺傳傾向,圖中靶細胞釋放的組織胺等物質可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平滑肌收縮等
11、右圖為過敏反應的原理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過敏反應為抗原首次進入機體引起的免疫反應,表現為發作迅速,反應強烈
B.圖中首次進入人體的過敏原與再次進入的過敏原的類型可相同,也可不同
C.過敏反應屬于特異性免疫中的細胞免疫,其調節方式為神經―體液調節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