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在t=0時刻,質點A開始做簡諧運動,其振動圖象如圖甲所示.
質點A振動的周期是________s;t=8 s時,質點A的運動沿y軸的________方向(填“正”或“負”);質點B在波的傳播方向上與A相距16 m.已知波的傳播速度為2 m/s,在t=9 s時,質點B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是________ cm.
(2)圖乙是北京奧運會期間安置在游泳池底部的照相機拍攝的一張照片,相機的鏡頭豎直向上.照片中,水立方運動館的景象呈現在半徑r=11 cm的圓形范圍內,水面上的運動員手到腳的長度l=10 cm.若已知水的折射率n=,請根據運動員的實際身高估算該游泳池的水深h.(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解析】:(1)由圖知T=4 s,因位移圖線的斜率表示速度,且在t=8 s=2T時質點振動狀態與t=0時相同,則由圖可知t=0時圖線斜率為正,速度沿y軸正向.在t=9 s時由圖線知質點A處于正向最大位移處.再由Δt==8 s=2T知B的振動狀態與質點A相差兩個周期,所以同一時刻兩質點相對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即也為10 cm.
圖10
(2)設照片圓形區域的實際半徑為R,運動員的實際長為L
由折射定律nsinα=sin90°
幾何關系sinα=,=
得h=·r
取L=2.2 m,解得h=2.1 m(1.6~2.6 m都算對)
(1)在t=0時刻,質點A開始做簡諧運動,其振動圖象如圖甲所示.
質點A振動的周期是________s;t=8 s時,質點A的運動沿y軸的________方向(填“正”或“負”);質點B在波的傳播方向上與A相距16 m.已知波的傳播速度為2 m/s,在t=9 s時,質點B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是________ cm.
(2)圖乙是北京奧運會期間安置在游泳池底部的照相機拍攝的一張照片,相機的鏡頭豎直向上.照片中,水立方運動館的景象呈現在半徑r=11 cm的圓形范圍內,水面上的運動員手到腳的長度l=10 cm.若已知水的折射率n=,請根據運動員的實際身高估算該游泳池的水深h.(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解析】:(1)由圖知T=4s,因位移圖線的斜率表示速度,且在t=8 s=2T時質點振動狀態與t=0時相同,則由圖可知t=0時圖線斜率為正,速度沿y軸正向.在t=9 s時由圖線知質點A處于正向最大位移處.再由Δt==8s=2T知B的振動狀態與質點A相差兩個周期,所以同一時刻兩質點相對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即也為10 cm.
圖10
(2)設照片圓形區域的實際半徑為R,運動員的實際長為L
由折射定律nsinα=sin90°
幾何關系sinα=,=
得h=·r
取L=2.2 m,解得h=2.1 m(1.6~2.6 m都算對)
如圖為一列橫波某時刻的波形圖,已知該波沿+x方向連續傳播,傳播速度為2 m/s.
(1)求波上質點P的振動周期并畫出從該時刻計時開始的振動圖象.
(2)如圖所示,在探究共振現象的實驗中發現:當作用在裝置上MN間的驅動力的頻率與上述橫波的頻率相同時,MN間五個單擺中D擺恰好發生共振.現測得D擺擺線長l=99.6 cm.擺球的直徑d=0.8 cm,求當地重力加速度g.(結果取兩位有效數字)
【解析】:(1)由圖象可以看出:λ=4 m.
由T=可解得:T==s=2 s.
由于t=0時刻P點向上振動,則P點的振動圖象如圖所示:
(2)由T=2π得:g=
又L=l+
聯立可得:
g=m/s2
=9.9 m/s2.
如圖為一列橫波某時刻的波形圖,已知該波沿+x方向連續傳播,傳播速度為2 m/s.
(1)求波上質點P的振動周期并畫出從該時刻計時開始的振動圖象.
(2)如圖所示,在探究共振現象的實驗中發現:當作用在裝置上MN間的驅動力的頻率與上述橫波的頻率相同時,MN間五個單擺中D擺恰好發生共振.現測得D擺擺線長l=99.6 cm.擺球的直徑d=0.8 cm,求當地重力加速度g.(結果取兩位有效數字)
【解析】:(1)由圖象可以看出:λ=4 m.
由T=可解得:T==s=2 s.
由于t=0時刻P點向上振動,則P點的振動圖象如圖所示:
(2)由T=2π得:g=
又L=l+
聯立可得:
g=m/s2
=9.9 m/s2.
|
T |
2 |
T |
2 |
|
1 |
2 |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