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I.已知:C(s)+H2O(g)
CO(g)+H2(g) ΔH
一定溫度下,在1.0 L密閉容器中放入1 mol C(s)、1 mol H2O(g)進行反應,反應時間(t)與容器內氣體總壓強(p)的數據見下表:
時間t/h | 0 | 1 | 2 | 4 | 8 | 16 | 20 | 25 | 30 |
總壓強p/100 kPa | 4.56 | 5.14 | 5.87 | 6.30 | 7.24 | 8.16 | 8.18 | 8.20 | 8.20 |
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哪些選項可以說明該可逆反應已達平衡狀態
。
A.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生改變 B.消耗1 mol H
2O(g)的同時生成1 mol H
2C.ΔH不變 D.v
正(CO) = v
逆(H
2)
(2)由總壓強P和起始壓強P
0表示反應體系的總物質的量n
總,n
總=____ mol;由表中數據計算反應達平衡時,反應物H
2O(g)的轉化率α =_____(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二位)。
Ⅱ.硫單質及其化合物在工農業生產中有著重要的應用。
(1)已知25℃時:xSO
2 (g)+2xCO(g)=2xCO
2 (g)+S
x (s) ΔH=ax kJ/mol ①
2xCOS(g)+xSO
2 (g)=2xCO
2 (g)+3S
x (s) ΔH=bx kJ/mol。 ②
則反應COS(g)生成CO(g)、S
x (s)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
(2)向等物質的量濃度Na
2S、NaOH混合溶液中滴加稀鹽酸至過量。其中H
2S、HS
?、S
2?的分布分數(平衡時某物種的濃度占各物種濃度之和的分數)與滴加鹽酸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忽略滴加過程H
2S氣體的逸出)。試分析:

①B曲線代表
分數變化(用微粒符號表示);滴加過程中,溶液中一定成立:
c(Na+)= 。
②M點,溶液中主要涉及的離子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