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回答有關生物進化的問題:
(一)、 下列說法中,不符合現代生物進化觀點的是( )。
A.變異生物是自然選擇的原材料 B.個體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C.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D.隔離導致新物種的產生
(二)、英國的曼徹斯特地區有一種樺尺蠖。在自然條件下,樺尺蠖的體色受一對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對灰色(s)是顯性。19世紀中葉,樺尺蠖種群中S的基因頻率很低。隨著英國工業的發展,樺尺蠖中S的基因頻率提高了很多,如下表。
基因 | 基因頻率 | |
19世紀中葉 | 20世紀中葉 | |
S | 5% | 95% |
s | 95% | 5% |
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
(1)1850年以前,淺色樺尺蠖占95%以上,黑色樺尺蠖不到5%,這表明稀有的黑色型是由淺色型通過_______產生的。
(2)從1850年到1898年間,黑色樺尺蠖逐漸取代淺色樺尺蠖,使種群呈現出過渡性多態現象,這表明黑色基因(S)和淺色基因(s)的頻率均產生_________。
(3)被污染的環境使得淺色樺尺蠖容易被鳥類捕食而處于選擇劣勢,黑色樺尺蠖由于具有保護色而處于選擇優勢。這表明,_________通過保留有利基因型個體和淘汰不利基因型個體,導致種群________的定向改變,使種群產生的適應新環境的黑色突變類型得到迅速發展。
(4)上述事實表明,種群中產生的變異是 ,經過長期的 ,使種群的 發生定向的改變,導致生物朝著一定的方向緩慢地進化。所以,生物進化的方向是由 決定的。
回答有關生物進化的問題:
(一)下列說法中,不符合現代生物進化觀點的是
A.變異生物是自然選擇的原材料
B.個體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C.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D.隔離導致新物種的產生
(二)英國的曼徹斯特地區有一種樺尺蠖。在自然條件下,樺尺蠖的體色受一對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對灰色(s)是顯性。19世紀中葉,樺尺蠖種群中S的基因頻率很低。隨著英國工業的發展,樺尺蠖中S的基因頻率提高了很多,如下表。
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
(1)1850年以前,淺色樺尺蠖占95%以上,黑色樺尺蠖不到5%,這表明稀有的黑色型是由淺色型通過________產生的。
(2)從1850年到1898年間,黑色樺尺蠖逐漸取代淺色樺尺蠖,使種群呈現出過渡性多態現象,這表明黑色基因(S)和淺色基因(s)的頻率均產生________。
(3)被污染的環境使得淺色樺尺蠖容易被鳥類捕食而處于選擇劣勢,黑色樺尺蠖由于具有保護色而處于選擇優勢。這表明,________通過保留有利基因型個體和淘汰不利基因型個體,導致種群________的定向改變,使種群產生的適應新環境的黑色突變類型得到迅速發展。
(4)上述事實表明,種群中產生的變異是________,經過長期的________,使種群的________發生定向的改變,導致生物朝著一定的方向緩慢地進化。所以,生物進化的方向是由________決定的。
|
黃曲霉毒素B1(AFB1)存在于被黃曲霉菌污染的飼料中,它可以通過食物鏈進入動物體內并蓄積,引起癌變。某些微生物能表達AFB1解毒酶.將該酶添加在飼料中可以降解AFB1,清除其毒性。
(1)AFB1屬于________類致癌因子。
(2)AFB1能結合在DNA的G上,使該位點受損傷變為G1,在DNA復制中,G1會與A配對,F有受損傷部位的序列為,經兩次復制后,該序列突變為________。
(3)下圖為采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AFB1解毒酶的流程圖
據圖回答問題:
①在甲、乙條件下培養含AFB1解毒酶基因的菌株,經測定,甲菌液細胞密度小、細胞含解毒酶;乙菌液細胞密度大、細胞不含解毒酶。過程1應選擇________菌液的細胞提取總RNA,理由是________。
②過程Ⅱ中,根據圖示,可以看出與引物結合的模板是________。
③檢測酵母菌工程菌是否合成了AFB1解毒酶,應采用________方法。
(4)選取不含AFB1的飼料和某種實驗動物為材料,探究該AFB1解毒酶在飼料中的解毒效果。實驗設計及測定結果見下表:
據表回答問題:
①本實驗的兩個自變量,分別為________。
②本實驗中,反映AFB1解毒酶的解毒效果的對照組是________。
③經測定,某污染飼料中AFB1的含量為100 μg/kg,則每千克飼料應添加
克AFB1解毒酶,解毒效果最好,同時節約了成本。
(5)采用蛋白質工程進一步改造該酶的基本途徑是:從提高酶的活性出發,設計預期的蛋白質結構,推測應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對應的________。
1.2013年3月29日,在國家流感中心病毒實驗室里,首次從患者的樣本中分離出“人感染H7Ng禽流感病毒”。由于該病毒的某個基因發生突變,導致一個氨基酸發生了改變。結果該病毒與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結合的能力有所增強。根據上述情況,你認為下列說法正確的
A.“人感染H7Ng禽流感病毒”產生的變異是堿基的缺失,屬于基因突變
B.“人感染H7Ng禽流感病毒”更容易被呼吸道上皮細胞的糖蛋白識別
C.“人感染H7Ng禽流感病毒”遺傳物質徹底水解后將產生5種堿基
D.“人感染H7Ng禽流感病毒”進入人體后易被漿細胞識別產生體液免疫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