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閱讀G 8峰會的相關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07年6月6日,八國集團首腦峰會在德國海利根達姆舉行。峰會三大主要議題是關注氣候變暖、全球化與自由貿易以及非洲發展問題。八國首腦在“世界經濟的增長與責任”這一包羅萬象的綜合議題下取得的共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峰會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達成的妥協。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了八國集團同發展中國家對話會。
材料二:世界主要溫室氣體排放國一覽表(2000年)
國家名稱 | 人口總數 (億人) | GDP (10億美元) | 人均GDP(美元) | 人均電耗 (度) |
| 批準環境條約 | |
氣候變化 框架公約 | 京都議定書 | ||||||
美國 | 2.83 | 9837.40 | 34737 | 11994 | 22.5 | △ | ▲ |
中國 | 12.75 | 1080.00 | 847 | 758 | 12.8 | △ |
|
俄羅斯 | 1.46 | 251.10 | 1726 | 4050 | 5.9 | △ | ▲ |
日本 | 1.27 | 4817.60 | 38093 | 7443 | 4.7 | △ | ▲ |
印度 | 10.09 | 457 | 453 | 379 | 4.4 | △ |
|
德國 | 0.82 | 1873.00 | 22841 | 5690 | 3.4 | △ | ▲ |
英國 | 0.59 | 1414.60 | 23815 | 5384 | 2.2 | △ | ▲ |
加拿大 | 0.31 | 687.9 | 22334 | 15260 | 1.9 | △ | ▲ |
法國 | 0.59 | 1294.20 | 21861 | 6392 | 1.5 | △ | ▲ |
注釋:“△”:批準、接受、承認、贊同、加入或履行公約 “▲”:簽署
材料三:部分國家能源消耗強度(單位國民生產總值所消耗的初級能源)
(1)材料二中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國家是 ,最少的國家是 。
(2)材料三中反映出 (雙項選擇)
A.發展中國家能耗強度普遍較高
B.發達國家能耗強度普遍較高
C.按圖中顯示趨勢,2000年中國能耗強度達到美國水平
D.按圖中顯示趨勢,2000年印度能耗強度超過中國
(3)針對我國能源利用現狀,國家應采取的措施有 。
讀圖“我國人均耕地變化圖”,完成下列題目:
(1)從人均耕地變化曲線看,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在日趨________,這一趨勢若不能得到有效地緩和,按1965~1975年的速度發展,大約在2030年,我國人均耕地將趨近于________。
(2)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我國可以開墾的荒地已經不多了,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等省,我國土地利用類型中面積最大的是________(林地或草地)。
(4)當前,我國耕地不但在數量上減少,其質量也不斷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讀“我國人均耕地變化圖”,完成下列題目。
(1)從人均耕地變化曲線看,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在日趨________,這一趨勢若不能得到有效的緩和,按1955~1975年的速度發展,大約在2020年,我國人均耕地將趨近于________。
(2)回答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我國可以開墾的荒地已經不多了,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等省,我國土地利用類型中面積最大的是________。
(4)當前,我國耕地不但在數量上減少,其質量也不斷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5)為此,我國制定了關于人口和土地的兩個基本國策是________和________。
下表為四個國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糧食作物生產的統計表。讀表完成下列問題。
糧食作物生產統計 |
甲 |
乙 |
丙 |
丁 |
每公頃肥料使用量(公斤) |
108.8 |
53.7 |
250.8 |
191.9 |
每公頃產量(公斤) |
1956 |
977 |
2495 |
3150 |
人均產量(噸) |
121.7 |
140.6 |
6.1 |
79.2 |
人均耕地面積(公頃) |
145.6 |
186.6 |
2.1 |
37.9 |
1.甲乙兩國如要改善農業的經營,其致力發展的方向應是
A.縮小生產規模 B.擴大耕地面積
C.減施有機肥料 D.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2.與丙丁兩國的農業特點相符的是
A.單位面積產量低 B.人均產量高
C.農業集約化程度高 D.人均耕地面積大
生態足跡是人們所消耗的每種消費品的生物生產面積的總和。有效生態承載力是自然能夠對人類提供的生態服務。分析下表中的數據,完成19~21題。
世界上部分國家的人均生態赤字資料(單位:公頃/人)
國家 | 生態足跡 | 有效生態承載力 | 生態赤字 |
新加坡 | 6.9 | 0.1 | -6.8 |
比利時 | 5.0 | 1.2 | -3.8 |
美國 | 10.3 | 6.7 | -3.6 |
冰島 | 7.4 | 21.7 | 14.3 |
新西蘭 | 7.6 | 20.4 | 12.8 |
秘魯 | 1.6 | 7.7 | 6.1 |
中國的人均生態足跡為1.2公頃/人,人均有效生態承載力為0.8公頃/人,則中國的人均生態赤字(單位:公頃/人)為
A.0.4 B.-0.4 C.2.0 D.-2.0
根據計算,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態赤字為-0.7公頃/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態赤字為-0.8公頃/人。下列敘述中,與這兩個數據說明的問題相吻合的是
A.生物的多樣性不斷減少
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來越發達
C.人類離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越來越近
D.地球的生態環境處在不斷改善之中
當生態赤字為負值時,從國家和地區的角度看是使用了別國的資源,從全球的角度看是盜用了下一代的資源。這句話中體現出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有
A.持續性原則和共同性原則 B.共同性原則和公平性原則
C.公平性原則和持續性原則 D.經濟性原則和持續性原則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