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分)如下圖所示,圖甲為葉綠體結構與功能示意圖,圖乙表示一株小麥葉片細胞內C3相對含量在一天24 h 內的變化過程,請據圖分析:
(1) 從圖甲可知,在a 中發生的反應稱為__________,參與此反應的特有物質有__________。
(2) a結構上色素的基本作用是。在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一般用 提取色素。分離時,濾紙條上擴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 。
(3) 從圖乙可知,從___________點開始合成有機物,至___________有機物合成終止。
(4) AB段C3含量較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G點C3含量極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G點與F點相比,葉綠體中[ H ]含量較___________(填“高”或“低”)。
I.下圖表示動植物體內的部分代謝過程,請據圖回答:
(1)若圖中的X是在胰島A細胞中合成的,且與血糖調節有關,則X的作用是 ;
(2)當某人進食一段時間后,胰島素的分泌量增加,可促進 過程的進行(用圖中字母回答)。
(3)a、d表示的生理過程分別是 、 。
(4)f之前的(C6H10O5)n和g之后的(C6H10O5)n所指的物質分別是 、 。
(5)若缺少礦質元素K,則圖中 (用字母回答)過程及其合成產物運輸到塊莖、塊根都將受影響。
(6)C過程中如果沒有水作原料,則該過程的場所是 。若細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則消耗3 mol O2產生8 mol CO2時,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 。
II.下面圖一為葉綠體結構與功能示意圖,圖二表示某一植物在晴朗夏天的葉肉細胞內C3相對含量在一天24小時內的變化過程,請據圖分析:
(1)由圖一可知,在a上進行的反應的產物有 ,在b中發生的能量轉換是 。
(2)圖二中AB段C3含量高的原因是
。
(3)圖二曲線上 點后開始合成有機物。G點時除光合作用減弱外, 也減弱導致水分和礦質元素的運輸受影響。
(分)如下面所示,圖一為葉綠體結構與功能示意圖,圖二表示一株小麥葉片細胞內C3相對含量在一天24小時內的變化過程,請據圖分析:
圖一 圖二
(1)圖一應為________下觀察到的結構圖。在a中發生的反應稱________,參與此反應的特有物質有________。
(2)能溶解于丙酮中的是存在于a結構的________,其中決定葉片綠色的是________。
(3)從________點開始合成有機物,至________點有機物合成終止。
(4)AB段C3含量較高,其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點C3含量極少,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G點與F點相比,葉綠體中NADPH含量較________(填“高”或“低”)。
I.下圖表示動植物體內的部分代謝過程,請據圖回答:
(1)若圖中的X是在胰島A細胞中合成的,且與血糖調節有關,則X的作用是 ;
(2)當某人進食一段時間后,胰島素的分泌量增加,可促進 過程的進行(用圖中字母回答)。
(3)a、d表示的生理過程分別是 、 。
(4)f之前的(C6H10O5)n和g之后的(C6H10O5)n所指的物質分別是 、 。
(5)若缺少礦質元素K,則圖中 (用字母回答)過程及其合成產物運輸到塊莖、塊根都將受影響。
(6)C過程中如果沒有水作原料,則該過程的場所是 。若細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則消耗3 mol O2產生8 mol CO2時,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 。
II.下面圖一為葉綠體結構與功能示意圖,圖二表示某一植物在晴朗夏天的葉肉細胞內C3相對含量在一天24小時內的變化過程,請據圖分析:
(1)由圖一可知,在a上進行的反應的產物有 ,在b中發生的能量轉換是 。
(2)圖二中AB段C3含量高的原因是
。
(3)圖二曲線上 點后開始合成有機物。G點時除光合作用減弱外, 也減弱導致水分和礦質元素的運輸受影響。
將兩株植物放在封閉的玻璃罩內,置于室外,用全素營養液進行培養(如圖甲所示),假定玻璃罩內植物的生理狀態和自然環境中相同,且空氣濕度對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微生物對CO2濃度的影響均忽略不計。現用CO2濃度測定儀測定該玻璃罩內CO2濃度的變化情況,繪制成如圖乙所示曲線。請據圖分 析回答:
(1)BC段與AB段相比,曲線上升較緩,其原因是 。
(2)D點時植物生理活動過程的特點是 。
(3)EF段說明此時植物光合速率 (填“較快”或“較慢”)。
(4)EF段與DE段相比,其葉肉細胞中C5的含量較 。
(5)24點與0點相比,植物體內有機物總量的變化情況是 。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