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如下面所示,圖一為葉綠體結構與功能示意圖,圖二表示一株小麥葉片細胞內C3相對含量在一天24小時內的變化過程,請據圖分析:
圖一 圖二
(1)圖一應為________下觀察到的結構圖。在a中發生的反應稱________,參與此反應的特有物質有________。
(2)能溶解于丙酮中的是存在于a結構的________,其中決定葉片綠色的是________。
(3)從________點開始合成有機物,至________點有機物合成終止。
(4)AB段C3含量較高,其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點C3含量極少,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G點與F點相比,葉綠體中NADPH含量較________(填“高”或“低”)。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云南省會澤縣茚旺高級中學高二9月月考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7分)回答下列與細胞有關的實驗問題。
(1)下列4項實驗中,需保持細胞生理活性的有_____________。 (填序號)。
①觀察葉綠體和原生質的流動;②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中DNA的分布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④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
(2)按下面步驟進行質壁分離實驗。
步驟一: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蘚類小葉,蓋上蓋玻片。
步驟二:從蓋玻片一側滴入0.3 g/mL的蔗糖溶液,在蓋玻片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
這樣重復幾次,使蓋玻片下面的蘚類小葉浸潤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驟三: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如圖所示。
① 圖中A、B處的顏色分別是 _______ 、 _______。
② 如果上述步驟二中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入的是加有伊紅(植物細胞不吸收的紅色染料)的0.3 g/mL的蔗糖溶液,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A、B處顏色分別是 _______, _______。
③ 如果將步驟二中浸潤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蘚類 小 葉 的裝片,放在80℃條件下處理一段時間(裝片中的蘚類小葉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顯微鏡下清晰地觀察到細胞結構后,為更準確地判斷A處顏色,對顯微鏡的操作方法是 ,如果A處呈綠色,可能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09高考真題匯編-細胞的代謝(二) 題型:綜合題
回答下列與細胞有關的實驗問題。
(1)下列4項實驗中,需保持細胞生理活性的有 (填序號)。
①觀察葉綠體和原生質的流動 ②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中DNA的分布
③酵母菌的呼吸探究方式 ④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
按下面步驟進行質壁分離實驗。
步驟一: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蘚類小葉,蓋上蓋玻片。
步驟二:從蓋玻片一側滴入0.3 g/mL蔗糖溶液,在蓋玻片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這樣重復幾次,使蓋玻片下面蘚類小葉浸潤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驟三: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如圖所示。
①圖中A、B處的顏色分別是 。
②如上述實驗步驟二中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入的是加有伊紅(植物細胞不吸收的紅色染料)的0.39/mL的蔗糖溶液,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A、B處顏色分別是 、 。
③如果將步驟二中浸潤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蘚類小葉的裝片,放在80℃條件下處理一段時間(裝片中的蘚類小葉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顯微鏡下清晰地觀察到細胞結構后,為更準確地判斷A處顏色,對顯微鏡的操作方法是 、 。如果A處呈綠色,可能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海南省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17分)果蠅、小鼠等生物由于其繁殖力強、性狀多樣而成為遺傳學研究的常用材料,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Ⅰ 1917年,布里奇斯發現了一種翅膀后端邊緣缺刻(缺刻翅)的紅眼雌果蠅.并用這種果蠅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⑴其它實驗證實,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沒有。假設缺刻翅是由X染色體上控制翅型的基因發生突變引起的,與正常翅是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如果缺刻翅由隱性基因控制,則后代中不應該有 (2分)果蠅出現;如果缺刻翅是由顯性基因控制,則后代中應該有 果蠅出現。
⑵從果蠅的眼色性狀分析,后代雌蠅有兩種表現型,說明雌性親本產生了 種類型的配子。理論上講如上圖所示的實驗,子代應該有 種類型。
Ⅱ科學家在研究黑腹果蠅時發現,剛毛基因(B)對截剛毛基因(b)為顯性。剛毛基因(B)對截剛毛基因(b)為顯性。若這對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則剛毛雄果蠅可表示為XBYB或XBYb或XbYB;若僅位于X染色體上,則只能表示為XBY。現有純合的剛毛雌、雄果蠅個體和截毛雌、雄果蠅個體若只(雌雄均可育),利用一次雜交實驗來推斷這對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還是僅位于X染色體上。
請完成推斷過程:
①實驗方法:首先選用 (2分)作親本進行雜交
②預測結果:
若子代雄果蠅表現為 (2分),則此對基因位于X、Y染色體上的同源區段;
若子代雄果蠅表現為 (2分),則此對基因僅位于X染色體上。
③雌雄果蠅剛毛基因和截剛毛基因的遺傳遵循 定律
Ⅲ 下面是不同鼠種的毛色及尾長性狀遺傳研究的幾種情況,在實驗中發現有些基因有純合致死現象(在胚胎時期就使個體死亡)。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甲種鼠的一個自然種群中,體色有黃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長尾(d)。任意取雌雄兩只黃色短尾鼠經多次交配,F1的表現型為:黃色短尾:黃色長尾:灰色短尾:灰色長尾=4:2:2:1。則該自然種群中,黃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可能為______________;讓上述F1代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則F2代中灰色短尾鼠占______________。
(2) 乙種鼠的一個自然種群中,體色有三種:黃色、灰色、靑色。其生化反應原理如下圖所示。已知基因A控制酶1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3的合成(基因B能抑制基因b的表達。純合aa的個體由于缺乏酶1使黃色素在鼠內積累過多而導致50%的個體死亡。分析可知:
黃色鼠的基因型有______種,兩只青色鼠交配,后代只有黃色和青色,且比例為1:6,則這兩只青色鼠其中一只基因型一定是________。讓多只基因型為AaBb的成鼠自由交配,則后代個體表現型比例為黃色:青色:灰色=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屆四川省高三上期理科綜合(生物)試題 題型:選擇題
回答下列有關實驗問題。
I. (1)下列4項實驗中,需保持細胞生理活性的有 (填序號)。
①觀察葉綠體和原生質的流動
②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的有絲分裂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④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
(2)按下面步驟進行質壁分離實驗。
步驟一: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蘚類小葉,蓋上蓋玻片。
步驟二:從蓋玻片-N滴入0.39/mL的蔗糖溶液,在蓋玻片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這樣重復幾次,使蓋玻片下面的蘚類小葉浸潤在0.39/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驟三: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如圖所示。
①圖中A、B處的顏色分別是 。
②如果上述實驗步驟二中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入的是加有伊紅(植物細胞不吸收的紅色染料)的0.39/mL的蔗糖溶液,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A、B處顏色分別是 。
③如果將步驟二中浸潤在0.39/mL的蔗糖溶液中的蘚類小葉的裝片,放在80℃條件下處理一段時間(裝片中的蘚類小葉保持在0.39/mL的蔗糖溶液中)。在顯微鏡下清晰地觀察到細胞結構后,為更準確地判斷A處顏色,對顯微鏡的操作方法是 、 .如果A處呈綠色,可能的原因是 。
II. 下圖甲表示從青蛙體內分離出一部分新鮮的腓腸肌及相連的部分神經組織,圖中a為神經纖維與腓腸肌細胞的連接處。圖乙是圖甲中a部位的擴大圖,其中Ach(乙酰膽堿)是一種興奮型遞質,當興奮傳到傳出神經末梢時,Ach與Ach受體結合,引起肌肉收縮。(假設在實驗過程中,適宜條件下肌肉和神經組織均能保持正常的結構和功能。)利用上述材料做了如下一些實驗:
實驗一:將2個微電極置于上圖b、c兩處神經細胞膜外,并與靈敏電流計正負兩極相連;微電流間隙刺激e處,結果肌肉收縮,且電流計指針偏轉。
實驗二:將一定濃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脊柱與c點之間的某處(d),重復實驗一,結果與實驗一相同;再將一定濃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神經肌肉連接處(a處),重復實驗一,結果肌肉不收縮,但電流計指針偏轉情況同實驗一;高考++資源網
實驗三:將一定濃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脊柱內部處,重復實驗一,結果肌肉不收縮,電流計指針不偏轉。高考++資源網
(1)預測實驗一中每一次刺激后指針偏轉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二說明阿托品溶液阻斷興奮在 ,而不影響興奮在 。
(3)實驗三結果說明脊柱內部 。
(4)當完成一次興奮傳遞后,Ach立即被分解,若某種藥物可以阻斷的分解,則會導致 。
(5)研究表示,不少重癥肌無力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機體產生抗體,它除了與病毒結合之外,還能與Ach受體結合,阻礙興奮的傳遞,導致重癥肌無力。這說明患者所感染的病毒表面有一種 與Ach受體相似。在免疫學上這種重癥肌無力屬于一
種 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