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農業生產受到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和影響,通過復種指數和糧食增產的經驗公式等概念可以深入理解農業生產的區位條件。讀以下圖表回答問題。
復種指數=全年播種總面積/耕地面積×100%。我國不同地區由于氣候、土壤等因素的影響,復種指數的大小存在一定的差異。讀下圖完成(1)~(3)題。
(1)山東與浙江復種指數的差異,體現的地理分布規律主要是( )
A.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緯度地帶性規律)
B.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經度地帶性規律)
C.沒有明顯的地理分布規律
D.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2)改革開放后,上海的復種指數明顯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農業技術水平的下降 B.農業結構的調整
C.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 D.全球氣候變暖
(3)造成福建省復種指數偏低的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經濟發展水平 D.地形因素
據研究,由太陽輻射能轉化為糧食產量的經驗公式:糧食最高產量 P=0.075 QTWS〔千克/(公頃·年)〕,其中(1公頃=10 000平方米):
Q:太陽輻射收入〔10焦耳/(厘米2·年)〕
T:溫度有效系數=無霜期/365
W:水分有效系數=降水量/蒸發量(若大于1時取值為1)
S:土壤有效系數
根據下表數據,依據公式,回答(4)~(6)題。
(4)東北平原南部每公頃糧食產量最高可達______(用沈陽數據)。(將正確選項的代號填在橫線上)
A.1 101.6千克 B.11 016千克
C.31 016千克 D.110 160千克
(5)江漢平原(用武漢數據)糧食單產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發展西部地區糧食生產,應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國人口容量與適度人口問題研究》一文認為:“地球能養活多少人?”并不是一個與“你有多大年齡?”一樣的問題,它無法僅用一個數甚至是一個數的范圍來回答。地球的承載力既取決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有待認識的過程,也取決于我們和子孫后代有待做出的選擇。自然限制和人類選擇的相互作用是理解人類承載力的關鍵。
根據以上材料,結合你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地球能養活多少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內涵,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2)材料反映了這一概念的______________特征,為什么這一概念具有這一特征?
(3)材料中“人類承載力”實質是什么?其影響因素可分為哪幾類?
(4)“謀求人口合理容量”需要我們和子孫后代做出怎樣的選擇?
|
|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