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分) DNA親子鑒定測試原理是:從被測試者的血滴或口腔黏膜細胞或者培育的組織內提取DNA,用限制性內切酶將DNA樣本切成特定的小片段,放進凝膠內,用電泳推動DNA小片段分離,再使用特別的“探針”去尋找基因。相同的基因會凝聚在一起,然后利用特別的染料在X光下,便會顯示由DNA探針凝聚于一起的黑色條碼。每個人的條碼一半與其母親的條碼吻合,另一半與其父親的條碼吻合。反復幾次過程,每一種探針用于尋找DNA的不同部位并形成獨特的條碼,便可得到超過99.9%的分辨概率。 請回答:
(1)限制性內切酶能將DNA樣品切成特定的小片段,這主要體現了酶的
A.專一性 B.高效性 C.多樣性 D.作用條件溫和
(2)“探針”是指
A.某一個完整的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片段的特定DNA
C.與目的基因相同的特定雙鏈DNA D.與目的基因互補的特定單鏈DNA
(3)條碼一半與其母親的條碼吻合,另一半與其父親的條碼吻合。為什么?
(4)樣品DNA經PCR技術擴增,可以獲取大量DNA分子。該技術是在試管中進行DNA的人工復制(如圖),在很短的時間內,將DNA擴增幾百萬倍甚至幾十億倍,使實驗室所需的遺傳物質不再受限于活動的生物體。
①圖中A過程相當于生物體內的 過程。
②某樣品DNA中共含300個堿基對,堿基數量滿足:(A+T):(G+C)=1/2,現欲得到100個與樣品相同的DNA,至少需要向試管中加入 個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③A過程也稱為DNA的變性,此過程在溫度高達90~95℃時才能完成,說明DNA分子具有一定的 性。
④由圖中信息分析可知,催化C過程的酶是 ,它與正常細胞里的酶區別是 。
(22分,每空2分)I.多數真核生物基因中編碼蛋白質的序列被一些不編碼蛋白質的序列隔開,每一個不編碼蛋白質的序列稱為一個內含子。這類基因經轉錄、加工形成的mRNA中只含有編碼蛋白質的序列。某同學為檢測某基因中是否存在內含子,進行了下面的實驗:
步驟①:獲取該基因的雙鏈DNA片段及其mRNA;
步驟②:加熱DNA雙鏈使之成為單鏈,并與步驟①所獲得的mRNA按照堿基配對原則形成雙鏈分子;
步驟③:制片、染色、電鏡觀察,可觀察到圖中結果。
請回答:
(1) 圖中凸環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該基因有 個內含子。
(2) 若藍藻基因編碼區與該生物基因編碼區長度一樣,則其編碼的氨基酸的數目比該生物基因編碼的氨基酸的數目______ 。(少,相等,多)
II. 番茄果實成熟過程中,某種酶(PG)開始合成并顯著增加,促使果實變紅變軟。但不利于長途運輸和長期保鮮。科學家利用反義RNA技術(見圖解),可有效解決此問題。該技術的核心是,從番茄體細胞中獲得指導PG合成的信使RNA,繼而以該信使RNA為模板人工合成反義基因并將之導入離體番茄體細胞,經組織培養獲得完整植株。新植株在果實發育過程中,反義基因經轉錄產生的反義RNA與細胞原有mRNA(靶mRNA)互補形成雙鏈RNA,阻止靶mRNA進一步翻譯形成PG,從而達到抑制果實成熟的目的。請結合圖解回答:
(1) 反義基因像一般基因一樣是一段雙鏈的DNA分子,合成該分子的第一條鏈時,使用的模板是細胞質中的信使RNA,原料是四種______________,所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
(2) 開始合成的反義基因第一條鏈是與模板RNA連在一起的雜交雙鏈,通過加熱去除RNA,然后再以反義基因第一條鏈為模板合成第二條鏈,這樣一個完整的反義基因被合成。若要以完整雙鏈反義基因克隆成百上千的反義基因,所用復制方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3) 將人工合成的反義基因導入番茄葉肉細胞的運輸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該目的基因與運輸工具相結合需要使用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反義基因最終的導入位置是在受體細胞的細胞質中,要想通過雜交使得這個基因傳下去,則應在雜交中選擇轉基因植物做_____________________(選“母本”或“父本”)
(4) 離體番茄體細胞,組織培養獲得完整植株。其培養基成分與動物細胞培養液相比較特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 。
20世紀90年代由美國科學家首先提出了“人類基因組計劃”,也積極開展了其他生物基因組的研究。按照此計劃,需要測定的馬的單倍體基因組為_____________條染色體(馬為二倍體,其染色體條數為64)。
如圖為DNA復制的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1)H段為DNA雙鏈未解旋區域。圖示為平面結構。DNA分子的每條鏈上的一個核苷酸以________與另一個核苷酸上的________結合,形成主鏈的基本骨架排列在主鏈的外側,________位于主鏈內側。
(2)請畫出由4個脫氧核苷酸組成的一段雙鏈DNA分子的平面結構圖(表示磷酸基團,
表示脫氧核糖,
表示堿基,一個脫氧核苷酸可表示成
)
(3)DNA分子中,A(腺嘌呤)與T(胸腺嘧啶)配對,G(鳥嘌呤)與C(胞嘧啶)配對。故DNA分子中,________總數總等于________總數。
若a、b表示某DNA分子復制前后完整的兩條母鏈,c、d表示該DNA分子復制后的兩條子鏈,且a與c互補,d與b互補。
①若a鏈中A占16%,b鏈中A占18%,則親代DNA中A占________,b鏈中T占________,子代DNA中G占________。
②若a鏈中(A+G)共250個,(T+C)共200個,則d鏈中(T+C)/(A+G)=________,c鏈中(T+C)/(A+G)=________,子代DNA中該比值=________。
(4)I段為DNA雙鏈解旋區段,正在進行DNA復制,該過程需要模板、能量、________、________。a、b表示模板鏈(即母鏈),c、d表示子鏈。其中屬互補關系的鏈是________,屬相同關系的鏈是________。
Ⅰ.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因發現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護染色體的三位學者。
端粒(右圖中染色體兩端所示)通常是由富含鳥嘌呤核苷酸
(G)的短的串聯重復序列組成。它們能防止不同染色體末端
發生錯誤融合。但是,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會丟失一部分;
在細胞衰老過程中端粒逐漸變小。端粒酶可利用某段RNA序列
作為模板合成端粒DNA,對端粒有延伸作用。
⑴染色體末端發生錯誤融合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________,
結果使染色體上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發生改變。
⑵從功能上看,端粒酶屬于___________酶。
⑶如果正常體細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你認為新復制出的DNA與親代DNA完全相同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體外培養正常成纖維細胞,細胞中端粒長度與細胞增殖能力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相關、負相關)關系。
Ⅱ.正常小鼠體內常染色體上的B基因編碼胱硫醚γ-裂解酶(G酶),體液中的H2S主要由G酶催化產生。為了研究G酶的功能,現需要選育基因型為B- B- 的小鼠。選育時可通過將小鼠一條常染色體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出一只基因型為B+ B- 的雄性小鼠(B+ 表示具有B基因,B- 表示去除了B基因,B+ 和B- 不是顯隱性關系)。請回答:
(1)B基因控制G酶的合成,其中翻譯過程在細胞
質的核糖體上通過tRNA上的___________與
mRNA上的堿基識別,將氨基酸轉移到肽鏈上。
(2)右圖表示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漿中G酶濃度和
H2S濃度的關系。據圖描述B+ B+ 和B+ B-個體
的基因型、G酶濃度與H2S濃度之間的關系:
_________。B- B-個體的血漿中沒有G酶而仍有少量H2S產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以該B+ B- 雄性小鼠與正常小鼠(B+ B+ )為親本,進行雜交育種,選育B- B- 雌性小鼠。請將育種過程補充完整。
第一步:(用遺傳圖解表示在答題紙的方框中,其中表現型不作要求。)
第二步:(用遺傳圖解表示在答題紙的方框中,其中表現型不作要求。)
第三步:從子二代雌性小鼠中選出B- B-小鼠,選擇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NA親子鑒定測試原理是:從被測試者的血液或口腔黏膜細胞或者培育的組織內提取DNA,用限制性內切酶將DNA樣本切成特定的小片段,放進凝膠內,用電泳推動DNA小片段分離,再使用特別的“探針”去尋找基因。相同的基因會聚集在一起,然后用特別的染料在X光下,便會顯示由DNA探針凝聚于一起的黑色條碼;每個人的條碼的一半與其母親的條碼吻合,另一半與其父親的條碼吻合。請回答:
⑴下列有關限制性內切酶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有高效性 B.一種限制酶只能識別一種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主要存在于某些微生物體內 D.限制酶主要破壞堿基對之間的氫鍵聯系
⑵“探針”的化學本質是 ( )
A. 某一個完整DNA B.含目的基因的特定DNA片段
C.由目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質分子 D.與目的基因互補的特定單鏈DNA
⑶條碼一半與其母親的條碼吻合,另一半與其父親的條碼吻合。為什么?
。
⑷樣品DNA經PCR技術(聚合酶鏈式反應)擴增,可以獲得大量DNA分子克隆。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復制,在試管中進行DNA人工復制(如下圖)。PCR技術中運用到的酶與人體中
![]() |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