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氧族元素原子結構的共同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族元素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原子半徑逐漸__________,原子核吸引外層電子的能力依次__________,原子獲得電子的能力依次__________,原子失去電子的能力依次__________。因此氧族元素的非金屬性(從上至下)依次__________,金屬性(從上至下)依次__________。
(4)氧族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見的化合價有__________,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通式為(氧族元素的元素符號設為R)__________。
(5)氧族元素的單質中,最易與H2化合的是__________,通常不能與氫氣直接化合的是__________,氧族元素的氫化物中穩定性最強的是__________。
(6)氧族元素的單質中,熔沸點最低的是__________,熔沸點最高的是__________,能導電的是__________,可作半導體的是__________。
(7)根據元素周期律,O的非金屬性比F__________,比N__________;H2O的穩定性比HF__________,比NH3__________。
(8)硒的原子序數為__________,最外層電子數為__________,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族。它的原子半徑比溴__________,非金屬性比溴__________。
(9)在S2-、Se2-、Te2-等三種離子中,離子半徑最大的是,離子半徑最小的是,最容易失去電子的是,還原性最弱的是。
| 熔點/℃ | 沸點/℃ | 密度/g·cm-3 |
正丁醇 | -89.53 | 117.25 | 0.81 |
1-溴丁烷 | -112.4 | 101.6 | 1.28 |
丁醚 | 95.3 | 142 | 0.76 |
1-丁烯 | -185.3 | -6.5 | 0.59 |
(1)“嫦娥一號”登月成功,實現了中國人“奔月”的夢想.“嫦娥一號”使用的推進劑是液氫和液氧,這種推進劑的優點是相同質量時,氫氣放出的熱量多,產物為水無污染.
已知:H2(g)+O2(g)=H2O(l) ΔH=-285.8 kJ/mol;H2(g)=H2(l) ΔH=-0.92 kJ/mol
O2(g)=O2(l) ΔH=-6.84 kJ/mol;H2O(l)=H2O(g) ΔH=+44.0 kJ/mol
請寫出液氫和液氧生成氣態水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
(2)已知:①NH3(g)+HCl(g)NH4Cl(s) ΔH=-176 kJ/mol
②NH3(g)+H2O(l)NH3·H2O(aq) ΔH=-35.1 kJ/mol
③HCl(g)HCl(aq) ΔH=-72.3 kJ/mol
④NH3·H2O(aq)+HCl(aq)NH4Cl(aq)+H2O(l) ΔH=-52.3 kJ/mol
則NH4Cl(s)NH4Cl(aq)的ΔH=________
(3)分別取40 mL的0.50 mol/L鹽酸與0.55 mol/L氫氧化鈉溶液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理論上稀強酸、稀強堿反應生成1 mol水時放出57.3 kJ的熱量,寫出表示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
②假設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 J/(g·℃).為了計算中和熱,實驗時還需測量的數據有(填序號)________;
A.反應前鹽酸溶液的溫度
B.反應前鹽酸溶液的質量
C.反應前氫氧化鈉溶液的溫度
D.反應前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
E.反應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溫度
F.反應后混合溶液的質量
③某學生實驗記錄數據如下:
依據該學生的實驗數據計算,該實驗測得的中和熱ΔH=________;
④假定該學生的操作完全同上,實驗中改用100 mL 0.5 mol/L鹽酸跟100 mL 0.55 mol/L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熱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