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圖為人類中的一種單基因遺傳病系譜圖。請回答:
(1)僅根據該系譜圖,不能確定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位于X染色體上。請利用遺傳圖解簡要說明原因。(顯性基因用A表示、隱性基因用a表示。只寫出與解答問題有關個體的基因型即可。)
(2)如果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Ⅲ5是攜帶者,其致病基因來自Ⅰ2的概率為 ;如果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Ⅲ5是攜帶者,其致病基因來自Ⅰ2的概率為 。
(3)如果將該系譜圖中一個表現正常的個體換成患者,便可以形成一個新的系譜圖,而且根據新系譜圖,就可以確定該致病基因位于哪種染色體上。請寫出這個個體的標號和致病基因在何種染色體上(寫出一個即可)。
(二)選考題(共2題,考生在第19、20題中任選1題做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1題計分。做答時請寫清題號。)
將一植物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置于室外,假定玻璃罩內植物的生理狀態與自然環境中相同,用CO2濃度測定儀測得玻璃罩內CO2濃度的變化情況,繪制成如題3圖所示曲線,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影響CD段CO2濃度變化的因素是溫度和玻璃罩內CO2的濃度
B.CO2濃度下降從DE段開始,說明植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C.FG段CO2濃度下降緩慢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光照強度不足
D.H點CO2濃度最低,說明此時植物對CO2的吸收最多
現有四種樣品:水、淀粉溶液、蛋白質溶液、淀粉酶溶液,某學生用三氯乙酸(一種蛋白質變性劑)和碘液正確鑒定出這四種樣品,其實驗步驟和結果見下表:
| 樣品號 | 1 | 2 | 3 | 4 |
第一步 | 加三氯乙酸 | 無變化 | 渾濁 | 無變化 | 渾濁 |
第二步 | 加碘液 | 不變藍 | 不變藍 | 變藍 | 不變藍 |
第三步 | 取2號樣品與3號樣品混合,37 ℃保溫10 min,加碘液變藍;取4號樣品與3號樣品混合,37 ℃保溫10 min,加碘液不變藍 |
現有四種樣品:水、淀粉溶液、蛋白質溶液、淀粉酶溶液,某學生用三氯乙酸(一種蛋白質變性劑)和碘液正確鑒定出這四種樣品,其實驗步驟和結果見下表:
| 樣品號 | 1 | 2 | 3 | 4 |
第一步 | 加三氯乙酸 | 無變化 | 渾濁 | 無變化 | 渾濁 |
第二步 | 加碘液 | 不變藍 | 不變藍 | 變藍 | 不變藍 |
第三步 | 取2號樣品與3號樣品混合,37 ℃保溫10 min,加碘液變藍;取4號樣品與3號樣品混合,37 ℃保溫10 min,加碘液不變藍 |
用蛋清制備一定量的混濁液,然后用其進行下列實驗。實驗處理和結果如下表所示。
實驗一: 單位ml
處理 | 試管號 | |||
1 | 2 | 3 | 4 | |
水 | 2 | 0 | 0 | 0 |
蛋清混濁液 | 0 | 2 | 2 | 2 |
A酶溶液 | 1 | 1 | 1 | 1 |
煮沸后冷卻的A酶溶液 | 0 | 0 | 0 | 1 |
稀鹽酸溶液 | 0.5 | 0.5 | 0 | 0.5 |
碳酸鈉溶液 | 0 | 0 | 0.5 | 0 |
37℃水浴30min | ||||
結果 | 無變化 | 液體變清 | 無變化 | 無變化 |
實驗二: 單位ml
處理 | 試管號 | |||
5 | 6 | 7 | 8 | |
水 | 2 | 0 | 0 | 0 |
蛋清混濁液 | 0 | 2 | 2 | 2 |
B酶溶液 | 1 | 1 | 1 | 1 |
煮沸后冷卻的B酶溶液 | 0 | 0 | 0 | 1 |
稀鹽酸溶液 | 0.5 | 0.5 | 0 | 0.5 |
碳酸鈉溶液 | 0 | 0 | 0.5 | 0 |
37℃水浴30min | ||||
結果 | 無變化 | 液體變清 | 無變化 | 無變化 |
根據實驗結果回答:
(1)A酶發揮作用所需要的pH環境為 ;B酶發揮作用的pH環境為 。
(2)第4管和第8管液體不發生變化的原因是 。
(3)如果第2管反映的是胃內的消化過程,那么A酶是 ,蛋清的分解產物主要是 。
(4)如果第6管代表小腸內消化過程,且B酶由多種消化酶組成,其消化產物能否被吸收?為什么?
。
一、選擇題(本題共40題,1-20題每題1分,21-40題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B
D
C
A
C
D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A
B
B
B
C
C
C
B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C
D
C
B
B
D
C
A
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D
A
C
C
A
B
D
C
B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3小題,共40分)
41.(14分)(1)非同源染色體, 等位基因, 自由組合
(2)性染色體, 性別, 伴性遺傳
(3)精子
42.(14分)(1)X染色體隱性遺傳
(2)XAXa ,XAXA或XAXa
(3)1, 1
(4)1/4
43.(16分)(1)①, 染色體數目
(2)0
(3)卵細胞或極體
(4)② , ①②
(5) BC , DE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