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圖為“世界某區域圖”,下圖為“兩種生產模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9分)
(1)圖中A所在的地形區名稱是 ,B地區的地貌特征是 。
(2)圖中M、N兩城的年平均降水量分別是2681毫米和1498毫米,產生降水量差異的原因是 。
(3)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將一些企業轉移到B地區,形成了兩種生產模式(如下圖)
說出兩種模式的主要區位指向:
模式一 、模式二 。
(4)圖中M地位于地震多發地區,屬于 地震帶,是由 板塊和 _________板塊碰撞擠壓而形成。
讀我國大陸部分地殼等厚度線圖,完成5~7題。
5. 圖示地區的地殼厚度 ( )
A. 由西向東逐漸增厚B. 由北向南逐漸增厚C. 由東向西逐漸增厚D. 由南向北逐漸增厚
6. 圖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區分別是 ( )
A. 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 B.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C. 黃土高原、汾河谷地 D. 四川盆地、大別山區
7. 若繪制地殼厚度剖面圖,其0千米為 ( )
A. 海平面 B. 巖石圈底部 C. 莫霍界面 D. 軟流層中部
讀“我國大陸部分地殼等厚度線圖”,完成問題。
1.圖示地區的地殼厚度( )
A.由西向東逐漸增厚 B.由北向南逐漸增厚
C.由東向西逐漸增厚 D.由南向北逐漸增厚
2.圖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區分別是( )
A.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C.黃土高原、汾河谷地 D.四川盆地、大別山區
3.若繪制地殼厚度剖面圖,其0千米為( )
A.海平面 B.巖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軟流層中部
讀“我國大陸部分地殼等厚度線圖”,完成下列各問題。
1.圖示地區的地殼厚度
A.由西向東逐漸增厚B.由北向南逐漸增厚
C.由東向西逐漸增厚D.由南向北逐漸增厚
2.圖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區分別是
A.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C.黃土高原、汾河谷地 D.四川盆地、大別山區
3.若繪制地殼厚度剖面圖,其0千米為
A.海平面 B.巖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軟流層中部
(1) ①地理位置優越,東臨渤海,有利于對內對外聯系和交流。②擁有中國最密集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區內港口眾多,高速公路、鐵路、航空運輸四通八達。③擁有豐富的煤、鐵、石油等自然資源。
⑵ ①含沙量大(下游為有名的“地上河”) ②河流徑流季節變化大 ③有凌汛現象
⑶ 風沙、旱澇、鹽堿
52.參考答案(13分)
(1)副熱帶高氣壓帶 夏季(2分)
(2)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2分) ;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2分)(或答副高與信風、或答副高或信風)
(3)熱帶雨林 由赤道向兩極(2分)
(4)夏季高溫多雨或雨熱同期(3分) 柑橘、無花果、油橄欖、葡萄、檸檬等(2分)
53.(9分,每空1分)
(1)c b (2)商業 工業
(3)商業 接近最大的消費人群
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4)交通通達度 距市中心遠近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