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14分)
材料一:山西省是我國重要的煤炭產地,經濟發展對煤炭依賴非常強,山西省圍繞煤炭將打造成我國能源基地和工業強省。山西省以前在區域發展中主要依靠采煤賣煤,經濟效益較低,環境問題比較突出。近幾年改變發展思路,山西省建立起一批坑口電站,將煤炭資源轉化成電能源源不斷的送往東部地區,解決了以前晉煤外運的困難,實現了區域經濟新的發展。
材料二:該圖為“山西省煤炭的綜合利用圖”
(1) 山西省屬于我國三大經濟地帶中的哪個地帶?其在區域開發中面臨最主要的環境問題有哪些?(4
(2)山西省改變發展思路,建立一批坑口電站,變“晉煤外運”為“晉電東送”。這一變化有哪些好處?(4分)
(3)近些年,東部地區一些產業競相向山西轉移,這樣的產業轉移分別給兩區域發展帶來哪些正面影響?(6分)
(36分)根據材料和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改革開放初期,廣東經濟高速發展。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經濟發展的慣性讓廣東經濟保持了一定的增長速度,并將經濟總量牢牢地穩定在全國第一的位置。現在,優勢弱化,競爭壓力加大,新的經濟動力又不夠強大,速度落在了長三角之后。領跑了中國經濟20多年的珠三角,現在正受到挑戰。
材料二:長三角扼據長江入海口,以上海為中心,南京和杭州為兩翼,區域內經濟發達。人口城市密集,高校眾多,是我國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長三角地區以占全國1%的土地和6%的人口,創造了占18%的國內生產總值,在去年的財政收入中,長三角地區的貢獻份額超過了四分之一。
材料三:2009年12月3日國務院已正式批復《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黃河三角洲的發展方向是定位為“高效生態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范圍將包括山東省的東營市、濱州市全部及濰坊市、德州市、淄博市、煙臺市部分地區,共19個縣(市、區),陸地面積2.65萬平方公里,約占山東全省面積的六分之一,總人口約985萬人。黃河三角洲土地資源優勢突出,地理區位條件優勢,自然資源較為豐富,生態系統獨具特色,產業發展基礎較好,具有發展高效生態經濟的良好條件。
材料四:三大三角洲的示意圖10
【小題1】近年來,由于入海泥沙減少,黃河三角洲增長速度明顯減緩。請簡要分析黃河入海泥沙減少的原因及黃河三角洲國土整治的主要任務有哪些?(10分)
【小題2】簡要分析三大三角洲氣候特征的共同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12分)
【小題3】分析“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共同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14分)
讀下面材料和我國鞍山鋼鐵工業基地區位示意圖, 回答下列問題:
2003年夏,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東北視察時指出,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要把老工業基地的調整、改造和振興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新思路、新體制、新機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新路子。
(1)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分析鞍山鋼鐵工業基地發展的優越區位條件________。
(2)鞍山鋼鐵工業基地和德國魯爾區都屬于傳統工業區,鞍鋼在改革與發展中可以借鑒德國魯爾區在綜合整治中的哪些經驗?
北京時間2010年4月28日,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向社會發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
題。(共13分)
材料一 普查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個百分點。
材料二 出生人口的性別比(以女孩為100)是118.06,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別比116.86提高了1.2個百分點。
材料三 流動人口變化
(1)從普查結果來看,我國人口發展面臨哪些突出問題?
(2)如何解決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的問題?
(3)廣東省人口一躍超過河南省,成為全國第一人口大省。試分析其原因。
(4)針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的狀況,部分學者提出放寬生育二胎政策。你是
支持還是反對?并說出你的理由。
建國以來,長江沿岸是我國工農業發達,人口眾多,礦產和水力資源豐富,水運條件得天獨厚,由沿海深入內陸,綜合性強的一個工業地帶。據此請回答下列各題。
1.有關長江流域農業基地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長江流域有六個全國性商品糧基地,都分布在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上
②長江流域是我國油菜、棉花重要分布區
③長江流域蠶桑基地主要分布于太湖平原和四川盆地
④長江流域是我國的甜菜、甘蔗、長絨棉分布基地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2.有關長江流域發展工業有利條件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上海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是交通發達,科技力量強,消費市場廣大
②武漢發展鋼鐵工業的有利條件是水陸運輸方便,接近原料產地和產品消費市場
③長江上游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是水電豐富,接近全國商品棉基地
④攀枝花發展鋼鐵工業的有利條件是接近原料、燃料產地和水電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