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14分)
材料一:山西省是我國重要的煤炭產地,經濟發展對煤炭依賴非常強,山西省圍繞煤炭將打造成我國能源基地和工業強省。山西省以前在區域發展中主要依靠采煤賣煤,經濟效益較低,環境問題比較突出。近幾年改變發展思路,山西省建立起一批坑口電站,將煤炭資源轉化成電能源源不斷的送往東部地區,解決了以前晉煤外運的困難,實現了區域經濟新的發展。
材料二:該圖為“山西省煤炭的綜合利用圖”
(1) 山西省屬于我國三大經濟地帶中的哪個地帶?其在區域開發中面臨最主要的環境問題有哪些?(4
(2)山西省改變發展思路,建立一批坑口電站,變“晉煤外運”為“晉電東送”。這一變化有哪些好處?(4分)
(3)近些年,東部地區一些產業競相向山西轉移,這樣的產業轉移分別給兩區域發展帶來哪些正面影響?(6分)
(1)中部地區;(1分)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脆弱;污染嚴重;水土流失;荒漠化;地面塌陷。(任意3點3分)
(2)緩解運輸鐵路運輸壓力;(1分)減少煤炭資源運輸途中的浪費,節約成本;(1分)減少運輸途中環境污染;(1分)延長產業鏈,有利于山西經濟發展等。(1分)
(3)對于山西:有利于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1分)促進山西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1分)給山西省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1分)
對于東部地區:有利于東部地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1分)促進東部經濟進一步發展;(1分)改善東部地區的環境質量。(1分)
解析試題分析:(1)山西省位于我國中部地區;山西省位于黃土高原故水源不足;水土流失嚴重,而由于以煤炭工業為主的工業發展導致環境污染嚴重和地面塌陷等問題。(2)山西省煤炭資源外運能力不足,故變“晉煤外運”為“晉電東送”可減緩鐵路運輸的壓力,且促進煤炭資源的外運能力,也利于減輕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延長了產業鏈,利于提高經濟效益。(3)相對東部地區來說,山西省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故接受東部地區產業升級過程中的勞動力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產業,利于山西省的產業和經濟的發展。而對東部地區而言,主要從利于產業升級,促進東部地區的經濟提速和改善環境等方面分析。
考點:本題考查我國的區域發展和資料綜合分析能力。
點評:本題解題關鍵是掌握我國區域地理的基本特征和產業轉移的影響,注意調用課本的相關內容,學會知識遷移。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人口.耕地.草地和森林4個因子構成一個理論上以人為中心的全球人地關系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人口總量的變動勢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面積的相互轉化和數量增減。例如,人口增長導致糧食需求量增加,從而引起糧食播種面積和單位面積糧食產量的相應變化,直到達到如下平衡:P×G=C×Y[P-人口總量;G -人均糧食年需求量;C-糧食播種面積;Y-土地生產率(單位面積年糧食產量)]。
材料二 讀下圖:全球人均糧食,耕地生產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積指數圖。
(1)在人口增長條件下,滿足糧食需求的兩種途徑是 _____和 ________。
(2)現實中,材料一顯示的人地關系是難以達到平衡的(P×G≠C×Y),下面三種情況中,最易導致生態環境惡化的是 (填序號),原因是 。
① P×G-C×Y>0 ② P×G-C×Y=0 ③ P×G-C×Y<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