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提出假設:該反應的氣體產物全部是二氧化碳(CO2)。
(2)設計方案:將一定量的氧化鐵與炭粉的混合物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完全反應(如下圖),測定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
實驗裝置
(3)查閱資料:N2不與炭粉以及氧化鐵發生反應,可用于隔絕氧氣進行反應。
(4)實驗操作:
①稱取
②加熱前,先通一段時間純凈、干燥的氮氣,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夾緊T處彈簧夾,加熱一段時間,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該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完全反應后,冷卻至室溫,稱得玻璃管和固體的總質量為
(5)數據處理:經計算,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質量為
(6)得出結論:根據數據處理結果,反應生成的氣體為CO和CO2,而且同條件下體積比為1:1,原假設不成立,理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該實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學習小組對炭粉與氧化鐵反應產物中氣體的成分進行研究。
(1)提出假設:該反應的氣體產物全部是二氧化碳(CO2)。
(2)設計方案:將一定量的氧化鐵與炭粉的混合物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完全反應(如下圖),測定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
實驗裝置
(3)查閱資料:N2不與炭粉以及氧化鐵發生反應,可用于隔絕氧氣進行反應。
(4)實驗操作:
①稱取5.2 g氧化鐵與炭粉的混合粉末,放入48.48 g的玻璃管中,按上圖連接后必不可少的實驗操作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熱前,先通一段時間純凈、干燥的氮氣,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夾緊T處彈簧夾,加熱一段時間,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該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完全反應后,冷卻至室溫,稱得玻璃管和固體的總質量為52.24克。
(5)數據處理:經計算,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質量為0.48克,氧元素質量為0.96克。
(6)得出結論:根據數據處理結果,反應生成的氣體為CO和CO2,而且同條件下體積比為1∶1,原假設不成立,理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該實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某氮肥廠氨氮廢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4+和NH3·H2O的形式存在。在微生物作用下,NH4+經過兩步反應被氧化成NO3-,兩步反應的能量變化示意圖如下:
(1)1 mo1NH4+(aq)全部氧化成NO3-(aq)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_ 。
(2)在一定條件下,向廢水中加入CH3OH,將HNO3還原成 N2,若該反應消耗32gCH3OH轉移6mol電子,則參加反應的還原劑和氧化劑的物質的量之比是_ 。
(B)超音速飛機在平流層飛行時,尾氣中的NO會破壞臭氧層。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術
將尾氣中的NO和CO轉變成CO2和N2,化學方程式如下:2NO十2CO2CO2+ N2 △H
某溫度下用氣體傳感器測得不同的時間的NO和CO濃度如下表:
請回答下列問題(均不考慮溫度變化對催化劑催化效率的影響):
(1)在上述條件下反應能夠自發進行,則反應的△H 0(填寫“>”、“<”、“=”)
(2)在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K= (只寫出計算結果);
(3)某同學設計了三組實驗,分別驗證溫度、催化劑比表面積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規律,
部分實驗條件如下表:
該同學畫出了表中三個實驗條件下,混合氣體中NO濃度隨時間變化的趨勢曲線圖,請在圖上標明各條曲線的實驗編號;
(I某氮肥廠氨氮廢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4+和NH3·H2O的形式存在。在微生物作用下,NH4+經過兩步反應被氧化成NO3-,兩步反應的能量變化示意圖如下:
(1)1 mo1NH4+(aq)全部氧化成NO3-(aq)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_ 。
(2)在一定條件下,向廢水中加入CH3OH,將HNO3還原成 N2,若該反應消耗32gCH3OH轉移6mol電子,則參加反應的還原劑和氧化劑的物質的量之比是_ 。
(B)超音速飛機在平流層飛行時,尾氣中的NO會破壞臭氧層。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術
將尾氣中的NO和CO轉變成CO2和N2,化學方程式如下:2NO十2CO2CO2+ N2 △H
某溫度下用氣體傳感器測得不同的時間的NO和CO濃度如下表:
請回答下列問題(均不考慮溫度變化對催化劑催化效率的影響):
(1)在上述條件下反應能夠自發進行,則反應的△H 0(填寫“>”、“<”、“=”)
(2)在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K= (只寫出計算結果);
(3)某同學設計了三組實驗,分別驗證溫度、催化劑比表面積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規律,
部分實驗條件如下表:
該同學畫出了表中三個實驗條件下,混合氣體中NO濃度隨時間變化的趨勢曲線圖,請在圖上標明各條曲線的實驗編號;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