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的光滑水平軌道的左邊與墻壁對接,右邊與一個足夠高的四分之一光滑圓弧軌道平滑相連,木塊A、B靜置于光滑水平軌道上,A、B的質量分別為1.5kg和0.5kg。現(xiàn)讓A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運動,之后與墻壁碰撞,碰撞的時間為0.3s,碰后的速度大小變?yōu)?/span>4m/s,當A與B碰撞后立即粘在一起運動, 取10m/s2,則: ( )
A. A與墻壁碰撞的過程中,墻壁對A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10N
B. A與B碰撞的過程中損失機械能為3J
C. A、B碰撞后的速度=3m/s
D. A、B滑上圓弧軌道的最大高度=0.4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它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繞地球飛行的最小速度
B. 它是近地圓形軌道上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運行速度
C. 它是能使衛(wèi)星進入近地圓形軌道的最小發(fā)射速度
D. 它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繞地球飛行的最大環(huán)繞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體運動時,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斜面實驗.下列哪些方法是他在這個實驗中采用過的
①測出相同長度的斜面在不同傾角時,物體落到斜面底端的速度v和所用時間t,比較v/t的比值的大小
②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紙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③改變斜面傾角,比較各種傾角得到的x/t2的比值的大小
④將斜面實驗的結果合理“外推”,說明自由落體運動是特殊的勻變速直線運動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位同學設計了用打點計時器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的實驗,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甲所示.圖乙是所打出的紙帶的一段,用毫米刻度尺量得數(shù)據(jù)如下:s1=1.50cm,s2=2.29cm,s3=3.03cm,s4=3.82cm,s5=4.58cm,s6=5.36cm,s7=5.65cm.
利用所測數(shù)據(jù)計算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時,有一數(shù)據(jù)不可靠,這一數(shù)據(jù)是(填數(shù)據(jù)的字母代號);已知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頻率為50Hz,可求出小車下滑的加速度為m/s2 (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輕桿左端插在豎直墻內固定,右端安有光滑輕滑輪.細繩的上端固定在豎直墻上,下端跨過滑輪與重 G 的物體相連.整個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桿處于水平位置,細繩的上段跟桿成 α=30°角.關于細繩對滑輪的壓力 F,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F 的方向沿桿向左
B.F 的方向跟桿成30°斜向左下方
C.F 與 G 的大小相等
D.F 一定比 G 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質量相同的木塊A,B用輕質彈簧連接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彈簧處于自然狀態(tài).現(xiàn)用水平恒力F推A,則從開始到彈簧第一次被壓縮到最短的過程中,( )
A.兩木塊速度相同時,加速度a A=a B
B.兩木塊速度相同時,加速度a A<a B
C.兩木塊加速度相同時,速度v A<v B
D.兩木塊加速度相同時,速度v A>v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光滑地面上,水平外力F拉動小車和木塊一起作無相對滑動的加速運動.已知小車質量是M、木塊質量是m、力大小是F、加速度大小是a、木塊和小車之間動摩擦因數(shù)是μ.則在這個過程中,關于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正確的是( )
A.μma
B.ma
C.
D.F+M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彈簧被質量為m的小球壓縮,小球與彈簧不粘連且離地面的高度為h,靜止時細線與豎直墻的夾角為θ,不計空氣阻力.現(xiàn)將拉住小球的細線燒斷,則關于小球以后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直線運動
B.曲線運動
C.繩子燒斷瞬間的加速度為0
D.落地時的動能等于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和運動和力的關系的研究,開創(chuàng)了科學實驗和邏輯推理相結合的重要科學研究方法.圖1、圖2分別表示這兩項研究中實驗和邏輯推理的過程,對這兩項研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圖1通過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勻變速運動
B. 圖2的實驗為“理想實驗”,通過邏輯推理得出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C. 圖中先在傾角較小的斜面上進行實驗,可沖淡重力,使時間測量更容易
D. 圖2中完全沒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實際存在的,實驗可實際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最早系統(tǒng)地研究自由落體的物理學家是伽利略,他為了研究自由落體的規(guī)律,采用“沖淡”重力的方法,將落體實驗轉化為著名的沿斜面運動的實驗(如圖所示)。實驗中,伽利略不斷改變銅球滾下的距離,重復了多次,測量了銅球在較小傾角斜面上運動的位移和時間,發(fā)現(xiàn)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增大斜面傾角,該規(guī)律仍然成立。于是,他外推到傾角為90°的情況,得出結論。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伽利略能得出的結論可能是“斜面長度一定時,小球從頂端滾到底端時的速度與傾角無關”
B. 伽利略能得出的結論可能是“斜面長度一定時,小球從頂端滾到底端所用時間與傾角無關”
C. 當時利用斜面做實驗主要是考慮到實驗時便于測量小球運動的時間
D. 當時利用斜面做實驗主要是考慮到實驗時便于測量小球運動的加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