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固定著一個滑槽軌道,其左半部分是傾角為θ=37°,長為l=1m的斜槽PQ,右部是光滑半圓槽QSR,RQ是其豎直直徑,兩部分滑槽在Q處平滑連接,R、P兩點等高,質量為m=0.2kg的小滑塊(可看作質點)與斜槽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375,將小滑塊從斜槽軌道的最高點P釋放,使其開始沿斜槽下滑,滑塊通過Q點時沒有機械能損失,求:
(1)小滑塊從P到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2)為了使小滑塊滑上光滑半圓槽后恰好能到達最高點R,從P點釋放時小滑塊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力的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某同學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P點,用一只彈簧測力計將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點,記下拉力F合的大小和方向.
(1)改用兩只彈簧測力計拉伸橡皮筋,記下兩個分力,如圖1所示.請指出圖中兩處操作錯誤.________ ________
(2)糾正錯誤后,記下兩分力F1、F2的大小和方向.如圖2所示,用力的圖示法在紙上畫出表示三個力的箭頭,以表示F1和F2的線段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由圖可得,F1和F2的合力F=___N.
(3)在圖2中,表示F合的線段不在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上,上述實驗誤差產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寫出兩個原因)_____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預警雷達探測到敵機在20000m上空水平勻速飛行,立即啟動質量m=100kg的防空導彈,導彈的火箭發動機在制導系統控制下豎直向下噴氣,使導彈由靜止以a=10g(g=10m/s2)的加速度豎直向上勻加速上升至5000m高空,噴氣方向立即變為與豎直方向成θ角(cosθ=1/11)斜向下,導彈做曲線運動,直至擊中敵機。假設導彈飛行過程中火箭推力大小恒定,且不考慮導彈質量變化及空氣阻力,導彈可視為質點。試求:
(1)火箭噴氣產生的推力;
(2)導彈從發射到擊中敵機所用的時間;
(3)導彈擊中敵機時的動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技術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表
類別 | 數學 | 天文歷法氣象 | 地學 | 化學 | 農學 | 機械 | 水利 | 輕工 | 兵器 |
項數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中國的世界紀錄》
材料二
1684年應天文學家哈雷的請求,牛頓完成論文《論運動》,并在修改此文的過程中,提出了第一和第二定律。他將這篇論文充實、擴展,兩年半以后完成近代科學的奠基性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
材料三
空間、時間不可能離開物質而獨立存在,空間的結構和性質取決于物質的分布……物質的存在會使四維時空發生彎曲,萬有引力并不是真正的力,而是時空彎曲的表現。如果物質消失,時空就回到平直狀態。
——愛因斯坦《相對論》
材料四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指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主要服務于哪個行業?指出形成這一特點的中國古代政府的政策因素。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牛頓經典力學的主要科學理論,指出近代科學的特點。
(3)根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說明相對論對經典力學有何新發展?
(4)根據材料四,指出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具有標志性的發明創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阿毛同學的漫畫中出現的裝置,描述了一個“吃貨”用來做“糖炒栗子”的“萌”事兒:將板栗在地面小平臺上以初速度v0經兩個四分之一圓弧銜接而成的軌道,從最高點P飛出進入炒鍋內,利用來回運動使其均勻受熱.我們用質量為m的小滑塊代替栗子,借這套裝置來研究一些物理問題.設兩個四分之一圓弧半徑分別為2R和R,小平臺和圓弧均光滑.將過鍋底的縱截面看作是兩個斜面AB、CD和一段光滑圓弧組成.兩斜面傾角均為θ=37°,滑塊的運動始終在包括鍋底最低點的豎直平面內,重力加速度為g.設滑塊恰好能經P點飛出,且恰好沿AB斜面進入鍋內.已知sin37°=0.6,cos37°=0.8,求:
(1)滑塊經過O點時對軌道壓力多大?
(2)滑塊經P點時的速度大?
(3)P、A兩點間的水平距離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加試題】
材料一
啟蒙運動的意識形態傾向于把自然哲學家變成英雄,而在法國最偉大的英雄是牛頓,……在法國人如伏爾泰和孟德斯鳩的心目中,英國是自由思想和意志自由之源,不過這也是因為他解開了行星之謎.說明它們的運動遵循著與地上運動相同的規律。
——托馬斯·L·漢金斯《科學與啟蒙運動》
材料二
(1)牛頓解開“行星之謎”的“規律”主要指什么?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牛頓力學體系的確立對近代科學和思想領域的重大影響。
(2)圖12所示的英國采礦機器的動力是什么?讀圖13法拉第發現什么重要現象后提出了發電機的理論基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斜劈B固定在彈簧上,斜劈A扣放在B上,A、B相對靜止,待系統平衡后用豎直向下的變力F作用于A,使A、B緩慢壓縮彈簧,彈簧一直在彈性限度內,則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 壓縮彈簧的過程中,B對A的摩擦力逐漸增大
B. 壓縮彈簧的過程中,A可能相對B滑動
C. 當彈簧壓縮量為某值時,撤去力F,在A、B上升的過程中,B對A的作用力先增大后減小
D. 當彈簧壓縮量為某值時,撤去力F,在A、B上升的過程中,A、B分離時,彈簧恢復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列火車總質量m=5×105kg,發動機的額定功率P=6×105W,在軌道上行駛時,軌道對列車的阻力Ff是車重的0.01倍(取g=10m/s2).
(1)求列車在水平軌道上行駛的最大速度;
(2)在水平軌道上,發動機以恒定功率P工作,求當行駛速度為v1=1m/s和v2=10m/s時,列車的瞬時加速度a1、a2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時接通電源,質量為m2的重物從高處由靜止釋放,質量為m1的重物拖著紙帶打出一系列的點,圖乙是實驗中打出的一條紙帶,A是打下的第1個點,量出計數點E、F、G到4點距離分別為d1、d2、d3 , 每相鄰兩計數點的計時間隔為T,當地重力加速度為g.(以下所求物理量均用已知符號表達)
(1)在打點A~F的過程中,系統動能的增加量△Ek= , 系統重力勢能的減少量△Ep= , 比較△Ek、△Ep大小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2)某同學根據紙帶算出各計數點速度,并作出 ﹣d圖象如圖丙所示,若圖線的斜率k= , 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