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中,某研究小組采用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實驗的主要步驟是:在一根不可伸長的細線一端系住一金屬小球,另一端固定于豎直黑板上的O 點,記下小球靜止時球心的位置O',粗略測得OO'兩點之間的距離約為0.5m,通過O'作出一條水平線PQ。在O'附近位置放置一個光電門,以記下小球通過O'時的擋光時間。現將小球拉離至球心距PQ 高度為h 處由靜止釋放,記下小球恰好通過光電門時的擋光時間t。重復實驗若干次。問:
(1)如圖乙,用游標卡尺測得小球的直徑d= cm
(2)多次測量記錄h 與△t 數值如下表:
請在答題紙的坐標圖中作出與h 的圖像,指出圖像的特征 ,并解釋形成的原因 。
(1)10.2mm即1.02cm(2)圖見解析,特征原因解釋見解析
【解析】
試題分析:(1)游標卡尺讀數方法:首先讀出游標尺0刻線對應的主尺的整數部分讀作n毫米,然后讀出游標尺第幾個刻度線和主尺刻度線對齊,讀作m,最后讀數為:(m+n×0.1)mm,所以本題讀作10.2mm即1.02cm。
(2)圖象見下圖
圖線特征:當時為直線,當
時為曲線(向下彎曲)
原因解釋:當時因為機械能守恒,
有
,而
,故
,所以圖線為直線;當
時因為全過程機械能不守恒(線繃緊時機械能有損失)
考點: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點評:本題中小球過最低點的速度,由于∆t很短,所以可以把平均速度看成瞬時速度。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S1 | ||
2
|
S1 | ||
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I1(R0+r1) |
I2-I1 |
I1(R0+r1) |
I2-I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2年浙江省溫州市高考物理適應性訓練(二)(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