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該實驗采用了“等效替代”法即要求兩次拉橡皮筋時,要使橡皮筋產生的形變相同,即拉到同一位置.
(2)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理論值是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的,實際值是用一根彈簧量出來的,故實際值一定與橡皮筋共線.
解答 解:(1)要使每次合力與分力產生相同的效果,每次將橡皮條拉到同樣的位置,即用一個力與用兩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BCD錯誤,A正確;
(2)以表示F1、F2的有向線段為鄰邊畫平行四邊形,以F1、F2交點為起點的對角線用F表示,故F是理論值,存在誤差,不一定與F'共線.
F′是用一把彈簧秤拉橡皮筋時的拉力,是實際值,一定與橡皮筋共線.
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1)A; (2)C
點評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我們要知道分力和合力的效果是相同的,同時還要注意明確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中理論值可能有偏差,而實際值偏差小,一定與橡皮筋共線.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為零 | |
B. | 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為零 | |
C. | 水平面對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 |
D. | 水平面對C的支持力與B、C的總重力大小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磁場對電子的洛倫茲力大小、方向恒定不變 | |
B. | 磁場對電子的洛倫茲力始終不做功 | |
C. | 電子的速度、加速度始終不變 | |
D. | 電子的動能始終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伽利略用實驗直接證實了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 |
B. | 伽利略把實驗和邏輯推理和諧地結合起來,從而發展了人類的科學思維方式和科學研究方法 | |
C. | 伽利略認為,如果沒有空氣阻力,重物與輕物應該下落得同樣快 | |
D. | 伽利略采用了斜面實驗,“沖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運動時間的測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石子落地時的速度 | B. | 石子下落的時間 | ||
C. | 石子下落最初1 s內的位移 | D. | 石子下落最后1 s內的位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定還有靜電力 | |
B. | 一定有靜電斥力 | |
C. | 一定沒有靜電力 | |
D. | 可能有靜電斥力,也可能沒有靜電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場強度E跟F成正比,跟q成反比 | |
B. | 無論檢驗電荷所帶的電量如何變化,$\frac{F}{q}$ 始終不變 | |
C. | 電荷在電場中某點所受的電場力越大,該點的電場強度就越大 | |
D. | 一個不帶電的小球在P點受到的電場力為零,則P點的場強一定為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時刻、瞬時速度、位置 | B. | 時間、速度變化量、位置 | ||
C. | 時刻、位移、瞬時速度 | D. | 時間、瞬時速度、位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小球先做加速運動后做減速運動 | B. | 小球做變加速直線運動 | ||
C. | 小球對桌面的壓力先減小后增大 | D. | 小球對桌面的壓力一直在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