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在驗證機械能守恒的實驗中,驗證動能的增加量與重力勢能的減小量是否相等,所以要測重錘下降的距離和瞬時速度,測量瞬時速度和下降的距離均需要刻度尺,不需要秒表,重錘的質量可測可不測.
紙帶實驗中,若紙帶勻變速直線運動,測得紙帶上的點間距,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可計算出打出某點時紙帶運動的瞬時速度.從而求出動能.根據功能關系得重力勢能減小量等于重力做功的數值;
紙帶法實驗中,若紙帶勻變速直線運動,測得紙帶上的點間距,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可計算出打出某點時紙帶運動的瞬時速度和加速度,從而求出動能.
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明確誤差來源,知道重物下落要克服阻力做功.
解答 解:(1)在實驗中需要刻度尺測量紙帶上點與點間的距離從而可知道重錘下降的距離,以及通過紙帶上兩點的距離,求出平均速度,從而可知瞬時速度.紙帶上相鄰兩計時點的時間間隔已知,所以不需要秒表.重錘的質量可測可不測,所以不需要秒表;
實驗中產生誤差的主要原因是摩擦阻力的影響.
(2)重力勢能減小量△Ep=mgh=mg(sE-sA)
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得:
vA=$\frac{{s}_{B}}{2T}$
vE=$\frac{{s}_{F}-{s}_{D}}{2T}$
動能的增加量為△Ek=$\frac{1}{2}$mvE2-$\frac{1}{2}$mvA2=$\frac{m}{8{T}^{2}}$[(sF-sD)2-${s}_{B}^{2}$],
(3)重力勢能減小量△Ep=mgh=1×9.8×0.26m J=2.55J.
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得:
vB=$\frac{{x}_{AC}}{{t}_{AC}}$=$\frac{30.66-21.72}{2×0.02}×1{0}^{-2}$m/s=2.235m/s
EkB=$\frac{1}{2}$mvB2=$\frac{1}{2}$×1×2.2352J=2.50J
(4)通過計算可知重力勢能的減小量大于動能的增加量,其原因是物體在下落過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功,導致重力勢能沒有完全轉化為動能.
故答案為:(1)秒表,摩擦;
(2)mg(sE-sA),$\frac{m}{8{T}^{2}}$[(sF-sD)2-${s}_{B}^{2}$],
(3)2.55,2.50;
(4)大于,重物下落過程中受到摩擦阻力作用.
點評 考查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及所需的儀器,運用運動學公式和動能、重力勢能的定義式解決問題是該實驗的常規問題,同時要熟練應用基本物理規律解決實驗問題;
在分析實驗時應注意結合實驗的規律找出相應的物理規律進行分析!在驗證機械能守恒時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故滿足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規律.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兩電阻兩端的電壓比UA:UB=3:1 | |
B. | 兩電阻中電流之比IA:IB=1:1 | |
C. | 兩電阻消耗的電功率之比PA:PB=1:1 | |
D. | 電阻B兩端的電壓表的示數UB=66V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通過R的電流流向為B→R→A | |
B. | 通過R的電流流向為A→R→B | |
C. | 導體環兩端點CD間電壓為$\frac{△BS}{△t}$ | |
D. | 導體環兩端點CD間電壓為$\frac{△BSR}{△t(R+r)}$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當R1的滑動頭上移時,燈泡L變亮 | |
B. | 當R1的滑動頭上移時,電流表A1讀數變大 | |
C. | 當R1的滑動頭上移時,電壓表V讀數變大 | |
D. | 當R1的滑動頭上移時,A2示數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P均在波峰 | B. | N、P均在波谷 | C. | N在波峰,P在波谷 | D. | N在波谷,P在波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