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機械能守恒求得速度;
(2)根據受力分析判斷出碰撞后B的運動,利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度,根據動能定理求得速度,結合運動學公式求得時間;
(3)根據動能定理求得第2次反彈后的速度,利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度,根據運動學公式求得時間
解答 解:(1)B和A一起沿斜面向下運動,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有$2mgLsinθ=\frac{1}{2}(2m){v^2}$①
由①式得 $v=2\sqrt{10}\;m/s$②
(2)第一次碰后,對B有mgsinθ=μmgcosθ故B勻速下滑 ③
對A有mgsinθ+μmgcosθ=ma1④
得A的加速度${a_1}=10\;m/{s^2}$,方向始終沿斜面向下,A將做類豎直上拋運動 ⑤
設A第1次反彈的速度大小為v1,由動能定理有$\frac{1}{2}m{v^2}-\frac{1}{2}m{v_1}^2=△E$⑥
$△t=\frac{{2{v_1}}}{a_1}$⑦
由⑥⑦式得$△t=\frac{{2\sqrt{5}}}{5}s$⑧
(3)設A第2次反彈的速度大小為v2,由動能定理有$\frac{1}{2}m{v^2}-\frac{1}{2}m{v_2}^2=2△E$⑨
得v2=10 m/s⑩
即A與擋板第2次碰后停在底端,B繼續勻速下滑,與擋板碰后B反彈的速度為v',加速度大小為a′,由動能定理有$\frac{1}{2}m{v^2}-\frac{1}{2}m{v'^2}=△E$(11)
mgsinθ+μmgcosθ=ma'(12)
由(11)(12)式得B沿A向上做勻減速運動的時間 ${t_2}=\frac{v'}{a'}=\frac{{\sqrt{5}}}{5}\;s$(13)
當B速度為0時,因mgsinθ=μmgcosθ≤fm,B將靜止在A上. (14)
當A停止運動時,B恰好勻速滑至擋板處,B相對A運動的時間t最短,故t=△t+t2=$\frac{{3\sqrt{5}}}{5}\;s$
答:(l)A第一次與擋板碰前瞬間的速度大小v為$2\sqrt{10}m/s$;
(2)A第一次與擋板碰撞到第二次與擋板碰撞的時間△t為$\frac{2\sqrt{5}}{5}s$;
(3)B相對于A滑動的可能最短時間t為$\frac{3\sqrt{5}}{5}s$.
點評 本題考查功能關系、牛頓第二定律及運動學公式,要注意正確分析物理過程,對所選研究對象做好受力分析,明確物理規律的正確應用好可正確求解.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路程為65m | B. | 位移大小為25m | ||
C. | 速度變化量大小為10m/s | D. | 平均速度大小為5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線拉力大小為mg | |
B. | 剪斷左側細線瞬間,b球加速度大小為$\frac{1}{2}$g | |
C. | 彈簧的彈力大小為$\sqrt{3}$mg | |
D. | 剪斷左側細線瞬間,a球加速度大小為$\sqrt{3}$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線框中的電流強度隨時間按正弦規律變化 | |
B. | 線框轉動的角速度為$\frac{Em}{Φm}$ | |
C. | 當穿過線框的磁通量為$\frac{{Φ}_{m}}{\sqrt{2}}$的時刻,線框中的感應電動勢為$\frac{{E}_{m}}{\sqrt{2}}$ | |
D. | 當穿過線框的磁通量為$\frac{Φm}{2}$的時刻,線框中的感應電動勢為$\frac{Em}{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方向豎直向下 | |
B. | 跳板對運動員的作用力大小等于運動員的重力大小 | |
C. | 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大小大于跳板對她的支持力大小 | |
D. | 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是由于跳板發生形變而產生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三個液滴落到底板時的速率相同 | B. | 三個液滴的運動時間不一定相同 | ||
C. | 液滴A所帶電荷量最少 | D. | 三個液滴在真空盒中都做平拋運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