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當兩極板A和B的間距稍增大一些的瞬間,根據電容的決定式分析電容如何變化,電壓不變,分析電容器的電量如何變化,判斷電容器處于充電還是放電狀態,根據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判斷電容器的電量能否變化,再分析場強如何變化,判斷電荷的運動情況.
解答 解:當兩極板A和B的間距稍增大一些的瞬間,根據電容的決定式C=$\frac{?S}{4πkd}$ 分析得知,電容C減小,而電壓不變,則電容器所帶電量Q=CU要減小,但由于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電容器不能放電,所以電容器的電量不能改變,根據推論可知,板間場強E不變,電荷所受的電場力不變,仍保持靜止狀態.
若把A和B的正對面積稍增大一些后,根據電容的決定式C=$\frac{?S}{4πkd}$ 分析得知,電容C增大,而電壓不變,則電容器所帶電量Q=CU要增大,但根據E=$\frac{U}p9vv5xb5$,電壓不變,而極板間距d不變,因此板間場強E不變,電荷所受的電場力不變,仍保持靜止狀態.
若充電后去掉電源與二極管,再在AB間插入一塊陶瓷片,根據電容的決定式C=$\frac{?S}{4πkd}$ 分析得知,電容C增大,而電容器要放電,導致所帶電量減小,依據Q=CU可知,電壓減小,根據E=$\frac{U}p9vv5xb5$可知,板間場強E變小,電荷所受的電場力變小,則P處電場力小于重力,要向下運動;
故答案為:(1)靜止不動; (2)靜止不動;(3)向下運動.
點評 本題是電容器的動態變化分析問題,抓住二極管單向導電性判斷電容器的電量能否變化是關鍵,并能理解電容器的充放電對電量的影響.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公式E=$\frac{F}{q}$只適用于點電荷產生的電場 | |
B. | 公式E=$\frac{F}{q}$是定義式,E與q無關 | |
C. | 公式E=$\frac{kQ}{{r}^{2}}$只適用于點電荷產生的電場 | |
D. | 由公式E=$\frac{kQ}{{r}^{2}}$知,當離電荷很近時(r→0)時,電場強度E可達無窮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A、B兩輛汽車運動方向相反 | B. | A車的加速度小于B車的加速度 | ||
C. | t=4s時,A、B兩輛汽車相距最遠 | D. | t=4s時,A、B兩輛汽車剛好相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電荷量e的數值最早是由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測得的 | |
B. | 法拉第不僅提出了場的概念,而且直觀地描繪了場的清晰圖象 | |
C. | 卡文迪許通過實驗研究確認了真空中兩點電荷之間相互作用力的規律 | |
D. | 法拉第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通過實驗研究確認了真空中兩個靜止點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的規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本次下潛的最大深度為6m | |
B. | 全過程中,該潛水愛好者的最大加速度是1.5m/s2 | |
C. | 0~6s時間內,潛水愛好者平均速度大小為1.5m/s | |
D. | 0一10s時間內,潛水愛好者的平均速度為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流表示數增大 | B. | 電壓表示數減小 | ||
C. | 電源的總功率增大 | D. | R0的功率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