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由于不同金屬的逸出功是不相同的,因此使不同金屬產生光電效應的入射光的最低頻率也不相同 | |
B. | 發生光電效應時,入射光越強,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就越大 | |
C. | 鈾核裂變的核反應是:23592U→14156Ba+9236Kr+210n | |
D. | 原子從a能級狀態躍遷到b能級狀態時發射波長為λ1的光子;原子從b能級狀態躍遷到c能級狀態時吸收波長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從a能級狀態躍遷到c能級狀態時將要吸收波長為$\frac{{λ}_{1}{λ}_{2}}{{λ}_{1}-{λ}_{2}}$的光子 | |
E. | 處于基態的氫原子在某單色光束照射下,能發出頻率為ν1、ν2、ν3的三種光,且ν1<ν2<ν3,則該照射光的光子能量為hν1+hν2+hν3 |
分析 根據光電效應的條件分析對于不同金屬入射光頻率大小;
理解光電效應的產生條件,最大初動能與入射光頻率、逸出功之間關系;
核反應方程滿足質量數與質子數守恒;求出核反應過程中的質量虧損,然后由質能方程求出核反應釋放的能量;
通過波長的大小關系,確定出頻率的大小關系,從而知道a能級和c能級的能量高低,通過Em-En=h$\frac{c}{λ}$ 求出光子的波長;
能級間躍遷輻射或吸收的光子能量等于兩能級間的能級差,根據該規律進行分析.
解答 解:A、不同金屬的逸出功不同,根據光電效應的條件,入射光的能量大于逸出功,才能發生光電效應,所以不同金屬產生光電效應的入射光最低頻率不同,故A正確;
B、光子的能量與光照強度無關,只與光的頻率有關,光子的最大初動能與光照強度無關,隨著入射光的頻率增大而增大,故B錯誤;
C、所謂核裂變是指重核俘獲一個中子后分裂為幾個中等質量的核的反應過程,因此鈾核裂變的核反應方程:23592U+10n→14156Ba+9236Kr+310n,故C錯誤;
D、已知λ1>λ2,所以γ1<γ2,知從a能級狀態躍遷到b能級狀態時發射光子的能量小于從b能級狀態躍遷到c能級狀態時吸收光子的能量,所以a能級的能量小于c能級的能量,有hγ2-hγ1=hγ3,
即h$\frac{c}{{λ}_{2}}$-h$\frac{c}{{λ}_{1}}$=h$\frac{c}{{λ}_{3}}$,
解得:λ3=$\frac{{λ}_{1}{λ}_{2}}{{λ}_{1}-{λ}_{2}}$,故D正確.
E、處于基態的氫原子在某單色光束照射下,只能發出頻率為ν1、ν2、ν3的三種光,知處于第3能級,ν1<ν2<ν3,則該照射光的光子能量為hv3,故E錯誤;
故選:A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光電效應的理解情況,要理解光電效應方程物理意義,并能正確應用光電效應方程解答有關問題;并掌握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能級間躍遷所滿足的規律,即Em-En=hv.同時注意金屬的逸出功與極限頻率的關系.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所有地球同步衛星所受的萬有引力大小相等 | |
B. | 所有地球同步衛星離地面的高度相同 | |
C. | 所有地球同步衛星運行的速度大于7.9km/s | |
D. | 所有地球同步衛星都處于平衡狀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水球”能懸浮在空中,所以太空不受重力作用 | |
B. | “水球”相對地面靜止 | |
C. | 若王亞萍的質量為m,則她在“天宮一號”中受到地球的引力為mg | |
D. | “天宮一號”的運行周期比同步衛星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a/m•s-2 | 1.2 | 1.1 | 0.6 | 0.4 | 0.3 |
$\frac{1}{M}$/kg-1 | 4.0 | 3.6 | 2.0 | 1.4 | 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摩擦力對物體做的功一定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 | |
B. | 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一定等于物體機械能的變化量 | |
C. | 僅有彈力對物體做功,物體的機械能一定守恒 | |
D. | 僅有重力對物體做功,物體的機械能一定守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距離地球越遠,所受地球的萬有引力越大 | |
B. | 距離地球越遠,周期越小 | |
C. | 距離地球越遠,線速度越大 | |
D. | 距離地球越遠,角速度越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