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小球從位置“1”開始做自由落體運動 | |
B. | 小球下落全過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為$\fracp9vv5xb5{{T}^{2}}$ | |
C. |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大小為$\fracp9vv5xb5{{T}^{2}}$ | |
D. | 小球在位置“3”的瞬時速度大小為$\frac{7d}{T}$ |
分析 在相鄰的連續相等時間內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x=aT2,根據該公式可求出小球下落的加速度.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根據該推論可得出位置“3”的速度.根據運動學公式也可求出位置“1”的速度,看求出的加速度是否等于g來判定機械能是否守恒.
解答 解:A、C、D、根據△x=aT2,知a=$\frac{△x}{{T}^{2}}$=$\fracp9vv5xb5{{T}^{2}}$;${v}_{3}=\frac{{x}_{24}}{2T}$=$\frac{7d}{2T}$.
根據v3=v1+a•2T,得v1=v3-a•2T=$\frac{3d}{2T}$≠0,故位置“1”不是初始位置;故A錯誤,C正確,D錯誤;
B、由圖可知,點“3”不是最地下的一點,到達“3”的速度是$\frac{7d}{2T}$,所以全過程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frac{1}{2}×{v}_{3}=\frac{7d}{4T}$.由于T與d都是未知數,所以不能得出小球下落全過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為$\fracp9vv5xb5{{T}^{2}}$.故B錯誤.
故選:C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兩個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重要推論:在相鄰的連續相等時間內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x=aT2;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牛頓推翻了亞里士多德重的物體下落快、輕的物體下落慢的結論 | |
B. | 伽利略利用銅球沿斜槽滾下的實驗,推理出自由落體運動是勻加速直線運動.這采用了實驗和邏輯推理相結合的方法 | |
C. | 庫侖發明了扭秤,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 | |
D. | 開普勒利用行星運行的規律,得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1、F2可以是不同物體受的力 | |
B. | F1、F2與F是物體同時受到的三個力 | |
C. | 若F1、F2的大小分別為3N和4N,它們的合力可能是0 | |
D. | 合力F一定與F1、F2共同作用產生的效果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功能選擇開關S與“1”相接時,所測物理量和量程分別是直流電流、250mA | |
B. | 功能選擇開關S與“3”相接時,所測物理量和量程分別是直流電流、10mA | |
C. | 功能選擇開關S與“5”相接時,所測物理量和量程分別是直流電壓、250V | |
D. | 作電流表或電壓表時電流從紅表筆流進黑表筆流出,作歐姆表時電流從紅表筆流出黑表筆流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6 N,方向向右 | B. | 2 N,方向向右 | C. | 2 N,方向向左 | D. | 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kg.m/s2 | B. | N.m2/kg | C. | m3/(kg.s2) | D. | kg2/m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b兩處的磁感應強度的大小不等,且Ba>Bb | |
B. | a、b兩處的磁感應強度的大小相等 | |
C. | 同一通電導線放在a處受力一定比放在b處受力大 | |
D. | 同一通電導線放在a處受力一定比放在b處受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重力、支持力、下滑力、摩擦力 | B. | 重力、壓力、下滑力、摩擦力 | ||
C. |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 D. | 重力、壓力、下滑力、摩擦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