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木板的質量為2kg | B. | A、B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1 | ||
C. | 木板A的最小長度為1.5m | D. | 系統損失的機械能為4J |
分析 根據系統的動量守恒求木板的質量.根據斜率求出B的加速度大小,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動摩擦因數.根據“面積”之差求出木板A的長度.根據系統克服摩擦力做功求解系統損失的機械能.
解答 解:A、取向右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得:mv0=(m+mA)v
由圖知 v=1m/s,則得:木板的質量為:mA=$\frac{m{v}_{0}}{v}$-m=$\frac{2×2}{1}$-2=2kg,故A正確.
B、由v0t圖象的斜率大小等于加速度大小,得到B的加速度大小為:a=|$\frac{v-{v}_{0}}{t}$|=$\frac{2-1}{1}$m/s2=1m/s2,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μmBg=mBa,代入解得,A、B間的動摩擦因數 μ=0.1.故B正確.
C、由圖得到:0-1s內B的位移為:xB=$\frac{1}{2}$×(2+1)×1m=1.5m,A的位移為:xA=$\frac{1}{2}$×1×1m=0.5m,
木板A的最小長度為:L=xB-xA=1m.故C錯誤.
D、系統損失的機械能為:△E=μmgL=0.1×2×10×1 J=2J,故D錯誤.
故選:AB
點評 本題屬于木塊在木板上滑動類型,既考查讀圖能力,如根據斜率求得加速度,根據“面積”求得位移,也考查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功能關系處理復雜力學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線框產生的感應電動勢大小為kL2 | B. | 電壓表沒有讀數 | ||
C. | a點的電勢等于b點的電勢 | D. | 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Q=C$\frac{k{L}^{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 如圖是α粒子散射實驗示意圖,當顯微鏡在A、B、C、D中的A位置時熒光屏上接收到的α粒子數最多. | |
B. | ![]() 如圖是氫原子的能級示意圖,氫原子從n=3能級躍遷到n=1能級時吸收了一定頻率的光子能量. | |
C. | ![]() 如圖是光電效應實驗示意圖,當光照射鋅板時驗電器的指針發生了偏轉,則此時驗電器的金屬桿帶的是正電荷. | |
D. | ![]() 如圖是電子束穿過鋁箔后的衍射圖樣,該實驗現象說明實物粒子也具有波動性. | |
E. | ![]() 如圖是風力發電的國際通用標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它運動的全程的平均速度為$\frac{at}{2}$ | |
B. | ts末的速度比(t-1)s末的速度大2a | |
C. | 它總的位移為$\frac{at}{2}$ | |
D. | 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為1:3: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00 m決賽中的路程是100 m決賽的兩倍 | |
B. | 200 m決賽中的位移是100 m決賽的兩倍 | |
C. | 200 m決賽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約為10.36 m/s | |
D. | 100 m決賽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約為5.18 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有磁必有電,有電必有磁 | |
B. | 一切磁現象都起源于電荷的運動 | |
C. | 一切磁作用都是運動電荷通過磁場產生的 | |
D. | 除永久磁鐵外,一切磁場都是由運動電荷產生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