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亞里士多德認為力是改變速度的原因 | |
B. | 伽利略根據理想實驗推論得出,如果沒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體,一旦具有某一個速度,將保持這個速度繼續運動下去 | |
C. | 兩個質量相同的物體,在阻力相同的情況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來,所以速度大的物體慣性大 | |
D. | 在月球上舉重比地球上容易,所以質量相同的物體在月球上的慣性比地球上的大 |
分析 明確有關力和運動關系的規律,知道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觀點;同時明確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其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和速度無關
解答 解:A、亞里士多德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狀態的原因,故A錯誤;
B、伽利略根據理想實驗推論得出,如果沒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體,一旦具有某一個速度,將保持這個速度繼續運動下去,故B正確;
C、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其大小與速度無關,故C錯誤;
D、質量大小只與質量有關,所以在月球上的物體慣性不變,只所以舉重容易是因為物體受到的引力減小,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物理學史和慣性的定義,要注意明確人類歷史上對力和運動關系的研究過程,掌握對應的物理學史.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傾角θ越大,雨滴對屋頂壓力越大 | |
B. | 傾角θ越大,雨滴下滑時的加速度越大 | |
C. | 傾角θ越大,雨滴從頂端O下滑至屋檐M時的速度越大 | |
D. | 傾角θ越大,雨滴從頂端口下滑至屋檐M時的時間越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F}{m}$ | B. | $\frac{F}{2m}$ | C. | $\frac{2F}{m}$ | D. | $\frac{F}{4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I△t}{S}$ | B. | nv△t | C. | nSv△t | D. | $\frac{I△t}{S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2 m/s2,v=80 m/s | B. | a=1 m/s2,v=40 m/s | ||
C. | a=80 m/s2,v=40 m/s | D. | a=1 m/s2,v=80 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