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C.
D.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下圖所示,一個“U”形金屬導軌PMNQ,其質量為M=2 kg,放在光滑絕緣的水平面上,處于勻強磁場中,另有一根質量為m=0.6 kg的金屬棒CD與MN邊平行放置在導軌上,CD邊左邊靠著固定的卡口a、b,卡口能阻止CD棒向左運動。勻強磁場以圖中虛線為界,左側的磁場B1方向豎直向上(區域無限大),右側的磁場B2方向水平向左,磁感應強度的大小都是0.80 T,如圖所示。導軌MN段長為0.50 m,電阻為0.40 Ω,金屬棒CD的電阻是0.40 Ω,其余電阻不計,CD與導軌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0。若在導軌上作用一個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為2.4 N的恒力,設導軌足夠長,取g=10 m/s2。
求:導軌運動過程中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圖是測量帶電粒子質量的儀器工作原理示意圖。設法使某有機化合物的氣態分子導入圖中所示的容器A中,使它受到電子束轟擊,失去一個電子變成正一價的分子離子。分子離子從狹縫s1以很小的速度進入電壓為U的加速電場區(初速不計),加速后,再通過狹縫s2、s3射入磁感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方向垂直于磁場區的界面PQ。最后,分子離子打到感光片上,形成垂直于紙面而且平行于狹縫s3的細線。若測得細黑線到狹縫s3的距離為d,導出分子離子的質量m的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有同學利用如右圖所示的裝置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在豎直木板上鋪有白紙,固定兩個光滑的滑輪A和B,將繩子打一個結點O,每個鉤碼的重量相等,當系統達到平衡時,根據鉤碼個數讀出三根繩子的拉力FTOA、FTOB和FTOC,回答下列問題:
(1)改變鉤碼個數,實驗能完成的是( )
A.鉤碼的個數N1=N2=2,N3=4
B.鉤碼的個數N1=N3=3,N2=4
C.鉤碼的個數 N1=N2=N3=4
D.鉤碼的個數N1=3,N2=4,N3=5
(2)在拆下鉤碼和繩子前,最重要的一個步驟是( )
A.標記結點O的位置,并記錄OA、OB、OC三段繩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繩子的長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繩子之間的夾角
D.用天平測出鉤碼的質量
(3)在作圖時,你認為下圖中正確的是(填“A”或“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實驗題(19分):
(1)某同學用螺旋測微器測量某一導線的直徑,測量結果如下圖甲所示,則該導線的直徑為 mm. 該同學再用主尺最小分度為1mm,游標上有20個分度的卡尺測量某金屬球的直徑,測量結果如下圖乙所示,則該金屬球的直徑為 cm.
(2)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時,先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帶有繩套的兩根細繩.實驗時,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一次是通過兩細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
①實驗對兩次拉伸橡皮條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將橡皮條拉伸相同長度即可
B.將橡皮條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長度
C.將彈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將橡皮條和繩的結點拉到相同位置
②同學們在操作過程中有如下議論,其中對減小實驗誤差有益的說法是
A.兩細繩必須等長
B.彈簧秤、細繩、橡皮條都應與木板平行
C.用兩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兩彈簧秤示數之差應盡可能大
D.拉橡皮條的細繩要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遠些
(3)在“探究彈簧彈力大小與伸長量的關系”實驗中,甲、乙兩位同學選用不同的橡皮繩代替彈簧,為測量橡皮繩的勁度系數,他們在橡皮繩下端面依次逐個掛下鉤碼(每個鉤碼的質量均為m=0.1kg,取g=10m/s2),并記錄繩下端的坐標X i加(下標i表示掛在繩下端鉤碼個數).然后逐個拿下鉤碼,同樣記錄繩下端的坐標Xi減,繩下端面坐標的值Xi=(Xi加+X i減)/2的數據如下表:
掛在橡皮繩下端的鉤碼個數 | 橡皮繩下端的坐標(X/mm) | |
甲 | 乙 | |
1 | 216.5 | 216.5 |
2 | 246.7 | 232. |
3 | 284.0 | 246.5 |
4 | 335.0 | 264.2 |
5 | 394.5 | 281.3 |
6 | 462.0 | 301.0 |
①同一橡皮繩的X加 X減(大于或小于);
② 同學的數據更符合實驗要求(甲或乙);
③某同學選擇一組數據用作出拉力F與該變量(Xn-X1)的圖像,則由圖像可得該橡皮繩的勁度系數k=____________N/m;
④為了更好的測量勁度系數,在選用鉤碼時需考慮的因素有哪些(寫一種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0年重慶一中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理綜)物理部分 題型:實驗題
實驗題(19分):
(1)某同學用螺旋測微器測量某一導線的直徑,測量結果如下圖甲所示,則該導線的直徑為 mm.該同學再用主尺最小分度為1mm,游標上有20個分度的卡尺測量某金屬球的直徑,測量結果如下圖乙所示,則該金屬球的直徑為 cm.
(2)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時,先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帶有繩套的兩根細繩.實驗時,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一次是通過兩細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
①實驗對兩次拉伸橡皮條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將橡皮條拉伸相同長度即可
B.將橡皮條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長度
C.將彈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將橡皮條和繩的結點拉到相同位置
②同學們在操作過程中有如下議論,其中對減小實驗誤差有益的說法是
A.兩細繩必須等長
B.彈簧秤、細繩、橡皮條都應與木板平行
C.用兩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兩彈簧秤示數之差應盡可能大
D.拉橡皮條的細繩要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遠些
(3)在“探究彈簧彈力大小與伸長量的關系”實驗中,甲、乙兩位同學選用不同的橡皮繩代替彈簧,為測量橡皮繩的勁度系數,他們在橡皮繩下端面依次逐個掛下鉤碼(每個鉤碼的質量均為m=0.1kg,取g=10m/s2),并記錄繩下端的坐標X i加(下標i表示掛在繩下端鉤碼個數).然后逐個拿下鉤碼,同樣記錄繩下端的坐標Xi減,繩下端面坐標的值Xi=(Xi加+X i減)/2的數據如下表:
掛在橡皮繩下端的鉤碼個數 | 橡皮繩下端的坐標(X/mm) | |
甲 | 乙 | |
1 | 216.5 | 216.5 |
2 | 246.7 | 232. |
3 | 284.0 | 246.5 |
4 | 335.0 | 264.2 |
5 | 394.5 | 281.3 |
6 | 462.0 | 30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