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定值電阻阻值與待測電流表內阻相等可知將二者并聯后總電流與電流表G2的滿偏電流相等,所以測量電路應是將待測電流表與定值電阻R1并聯后再與電流表G2串聯;再根據變阻器采用分壓式接法時阻值越小時調節越方便即可選出變阻器R4;
(2)根據實物圖的連接要求連接實物圖;
(3)明確閉合電鍵前應將滑片置于輸出電壓最小的一端;
(4)根據物理規律寫出I2與I1的函數表達式,然后根據斜率的概念即可求解.
解答 解:(1)由于定值電阻:C、R1的電阻與待測電流表G1內阻接近相等,可將二者并聯,再與電流表G2串聯;
由于變阻器采用分壓式接法時,阻值越小調節越方便,所以變阻器應選阻值小的:F、R4;
(2)根據題(1)的分析,安實物電路圖連接要求連圖,得出實物圖如圖所示:
(3)為保護電流表,閉合開關前,應將滑片置于輸出電壓最小處,故應滑到最左端;
(4)由電路圖根據串并聯規律應有:I1+$\frac{{I}_{1}{r}_{1}}{{R}_{1}}$=I2,解得:I2=(1+$\frac{{r}_{1}}{{R}_{1}}$)I1,
根據函數斜率的概念應有:k=(1+$\frac{{r}_{1}}{{R}_{1}}$),解得:r1=(k-1)R1;
故答案為:(1)C;F;(2)電路圖如圖所示;(3)左;(4)(k-1)R1.
點評 解答本題應明確:①設計電路時,可先畫出可能的電路圖,然后選擇能求出待測量的電路即可;②變阻器采用分壓式接法時,應選擇阻值小的變阻器以方便調節;③遇到根據圖象求解的問題,首先根據物理規律寫出公式,然后整理出關于阻值與橫軸物理量的函數表達式,再根據斜率和截距的概念即可求解.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73T | B. | 2T | C. | 1.5T | D. | 1T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P粒子進入電場時速度的平方滿足v2=$\fracp9vv5xb5{4}$a(a為粒子在電場中所受電場力產生的加速度大小) | |
B. | 將P、Q粒子電量均增為+2q,其它條件不變,P、Q粒子同時進入電場后,仍能同時打在K′點 | |
C. | 保持P、Q原來的電量不變,將O點和O′點均向上移動相同的距離$\fracp9vv5xb5{4}$;且使P、Q同時進入電場,則P粒子將先擊中K′點 | |
D. | 其它條件不變,將Q粒子進入電場時的初速度變為原來的2倍,將電源電壓也增加為原來的2倍,P、Q同時進入電場,仍能同時打在K′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若傳送帶逆時針方向轉動時,物體將一定落在Q點的左邊 | |
B. | 若傳送帶逆時針方向轉動時,物體將仍落在Q點 | |
C. | 若傳送帶順時針方向轉動時,物體可能會落在Q點 | |
D. | 若傳送帶順時針方向轉動時,物體將一定落在Q點的右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mg | |
B. | 物體與水平地面間的摩擦力大小為μmg | |
C. | 拉力F的大小為$\frac{μmg}{sinθ}$ | |
D. | 拉力F的大小為$\frac{μmg}{cosθ+μsin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代表符號 | L0 | Lx | L1 | L2 | L3 | L4 | L5 | L6 |
數值(cm) | 25.35 | 27.35 | 29.35 | 31.30 | 33.4 | 35.35 | 37.40 | 39.3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