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在B點,對人和車,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可以求出摩托車通過B點時速度vB.
(2)摩托車離開B點后做平拋運動,由分位移公式求出時間,再求出摩托車通過E點時速度vE.
(3)在AB段,應用動能定理可以求出阻力f的大小.
解答 解:(1)根據牛頓第三定律有,地面對運動員和摩托車的支持力 F′=F=3.6×103N,方向豎直向上
以運動員和摩托車整體為研究對象,在B點,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F′-(M+m)g=(M+m)$\frac{{v}_{B}^{2}}{R}$
代入數據,解得 vB=20m/s
(2)運動員和摩托車離開E點后做平拋運動,則有
h=$\frac{1}{2}g{t}^{2}$,x=vEt
代入數據,解得 vE=16m/s
(3)運動員和摩托車在AB段運動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得
Pt1-fL=$\frac{1}{2}(M+m){v}_{B}^{2}$
代入數據,解得 f=450N
答:
(1)摩托車通過B點時速度vB是20m/s.
(2)摩托車通過E點時速度vE是16m/s.
(3)若運動員和摩托車在AB段所受的阻力恒定,該阻力f大小是450N.
點評 本題是一道力學綜合題,分析清楚物體運動過程是正確解題的關鍵,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動能定理、平拋運動規律可以解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vm可為許多值,與al、a2的大小有關 | B. | vm只可為2V,與a1、a2的大小無關 | ||
C. | a1、a2必須滿足$\frac{{a}_{1}{a}_{2}}{{a}_{1}+{a}_{2}}$=$\frac{2v}{t}$ | D. | a1、a2必須滿足$\frac{2{a}_{1}{a}_{2}}{{a}_{1}+{a}_{2}}$=$\frac{v}{t}$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t(s) | 0.0 | 0.2 | 0.4 | … | 1.2 | 1.4 | … |
v(m/s) | 0.0 | 1.0 | 2.0 | … | 1.1 | 0.7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Ea>Eb>Ec | B. | Ea=Eb=Ec | C. | ϕa>ϕb>ϕc | D. | Uab=Ub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L | B. | 3L | C. | 4L | D. | 6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 |
B. | 結合能越大,原子核結構一定越穩定 | |
C. | 若使用某種頻率的光不能使某金屬發生光電效應,則需增大入射光光照強度才行 | |
D. | 發生β衰變時,元素原子核的質量數不變,電荷數增加1 | |
E. | 將核子束縛在原子核內的核力,是不同于萬有引力和電磁力的另一種相互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當擺球的質量m減為$\frac{m}{2}$時,振動周期變為2s | |
B. | 當擺長L減為$\frac{L}{2}$時,振動周期變為2s | |
C. | 當重力加速度減為$\frac{g}{4}$時,振動周期變為8s | |
D. | 當單擺的振幅減小為原來的$\frac{1}{2}$時,振動周期變為8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