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物體A疊放在物體B上,B置于粗糙水平面上.A、B質量分別為mA=2kg、mB=4kg,A、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1=0.3,B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2=0.05.t=0時F=2N,此后逐漸增加,在增大到20N的過程中,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認為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
A.圖甲中,t=0時,兩物體均保持靜止狀態
B.圖甲中,拉力達到8N時,兩物體間仍無相對滑動
C.圖乙中,拉力達到8N時,兩物體間仍無相對滑動
D.圖乙中,拉力作用時間內,兩物體始終沒有出現相對滑動
【答案】A,C,D
【解析】解:A、圖甲中,要使A、B一起能在水平面上勻速滑動,所以拉力最小,此時拉力等于地面對B的摩擦力,故最小的力為:F1=μ2(mA+mB)g=0.05×(2+4)×10N=3N>2N,所以A正確;
B、圖甲中,要使二者保持相對靜止,最大加速度時A、B間的摩擦力最大,對B受力分析,此時加速度為:a= ,
再用隔離法研究A,則此時有:F2﹣μ1mg=mAa,解得F2=0.3×20N+2×0.75N=7.5N,所以拉力達到8N時,兩物體間已經發生相對滑動,B錯誤;
C、圖乙中,要使二者保持相對靜止,最大加速度時A、B間的摩擦力最大,對A受力分析,此時加速度為:a′=μ1g=3m/s2,
再用隔離法研究整體,則有F3﹣F1=(mA+mB)a′,解得F3=3N+(2+4)×3N=21N,所以拉力達到8N時,兩物體間沒有發生相對滑動,C正確;
D、圖乙中,拉力從2N逐漸增加到20N(小于21N)的過程中時間內,兩物體始終沒有出現相對滑動,D正確.
故選:ACD.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電梯的頂部掛有一個彈簧秤,秤下端掛了一個重物,電梯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秤的示數為10N,在某時刻電梯中的人觀察到彈簧秤的示數變為8N,g=10m/s2 , 關于電梯的運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梯可能向上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2m/s2
B.電梯可能向下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2m/s2
C.電梯可能向上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2m/s2
D.電梯可能向下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2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平板A長L=5m,質量為M=5kg,放在水平桌面上,板右端與桌邊相齊,在A上距其右端s=3m處放一質量為m=2kg的小物體B,已知A與B間的動摩擦因數μ1=0.1,A、B兩物體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2=0.2,最初系統靜止,現在對板A右端施一水平恒力F后,將A從B下抽出,且恰好使B停在桌右邊緣,試求F的大小?(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幾種情況中,不計繩、彈簧測力計、各滑輪的質量,不計一切摩擦,物體質量都為m,且均處于靜止狀態,有關角度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示數FA、FB、FC、FD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
A.FB>FD>FA>FC
B.FD>FC>FB>FA
C.FD>FB>FA>FC
D.FC>FD>FB>F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層次的星系等構成的:①太陽系、②地月系、③宇宙、④銀河系按尺寸從小到大的數字排列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將物體以某一初速度v0豎直向上拋出,在0﹣t1時間內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和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 求:
(1)物體的初速度v0=?
(2)0﹣3s時間內平均速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將物塊M無初速度的放在順時針勻速傳送的傳送帶的A點,已知傳送帶速度大小v=4m/s,AB=2m,BC=5m,M與傳送帶的動摩擦因數μ=0.5,試求物塊由A運動到C點共需要多長時間.(M經過B點時速度大小不變,方向沿著BC方向;滑輪的半徑很小,可忽略;g取10m/s2 , sin37°=0.6,cos37°=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物體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0~t0時間內給物體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拉力F,該力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0~t0內物體的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B.在0~t0內物體的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C.在0~t0內物體的運動方向發生變化
D.在t0之后物體處于靜止狀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測定金屬的電阻率”的實驗中,待測金屬導線的電阻Rx約為5 Ω.實驗室除了開關S和導線若干外還備有下列實驗器材:
A.電壓表V1(量程3 V,內阻約為15 kΩ)
B.電壓表V2(量程15 V,內阻約為75 kΩ)
C.電流表A1(量程3 A,內阻約為0.2 Ω)
D.電流表A2(量程600 mA,內阻約為1 Ω)
E.變阻器R1(0~100 Ω,0.6 A)
F.變阻器R2(0~2000 Ω,0.1 A)
G.電池E(電動勢為3 V,內阻約為0.3 Ω)
(1)為提高實驗精確度,減小實驗誤差,實驗器材電壓表應選擇__________(“A”或“B”)電流表應選擇________(“C”或“D”)滑動變阻器應該選擇________(“E”或“F”).
(2)為減小實驗誤差,應選用________(填“(a)”或“(b)”)為該實驗的電路圖,并按所選擇的電路圖把實物圖用導線連來_________.
(3)若用刻度尺測得金屬絲長度為L=60.00 cm,用螺旋測微器測得導線的直徑如左圖所示為D=______mm,兩電表的示數分別用U和I表示如圖所示,則電阻值為_________Ω,電阻率表達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