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2s末到4s末這段時間內,感應電動勢最大 | |
B. | 第1s內和第2s內,感應電動勢一樣大 | |
C. | 最后1s內感應電動勢比最初2s內感應電動勢大,且方向相反 | |
D. | 第1s末感應電動勢的大小等于1V |
分析 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我們知道感應電動勢與磁通量的變化率成正比.結合數學知識我們知道:穿過閉合回路的磁通量Φ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的斜率k=$\frac{△Φ}{△t}$.
運用數學知識結合磁通量Φ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解決問題.
解答 解:A、2s到4s末這段時間內,磁通量不變,磁通量的變化率為0,感應電動勢為0,故A錯誤;
BD、線圈在第1s內和第2s內產生的感應電動勢不變,為E=$\frac{△Φ}{△t}$=$\frac{2-0}{2}$V=1V,所以第1s末感應電動勢大小為1V,故B正確,D正確;
C、圖象的斜率等于磁通量的變化率,則知最后1s內線圈的磁通量的變化率大于最初2s內磁通量的變化率,因此最后1s內感應電動勢比最初2s內感應電動勢大,再根據楞次定律可知,感應電動的方向相反,故C正確.
故選:BCD.
點評 通過Φ-t圖象運用數學知識結合物理規律解決問題,其中我們要知道Φ-t圖象斜率的意義.利用圖象解決問題是現在考試中常見的問題.對于圖象問題,我們也從圖象的斜率和截距結合它的物理意義去研究.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t/s | 0 | 1 | 2 | 3 | 4 | 5 |
x/m | 0 | 5 | -4 | -1 | -7 | 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伽利略利用斜面研究自由落體運動時,使用了“外推”的方法,即當斜面的傾角為90°時,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就變成了自由落體運動 | |
B. |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是研究曲線運動的一般方法,該方方法不適用研究勻速圓周運動 | |
C. | 物理模型在物理學的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質點”“點電荷”“光滑的輕滑輪”“輕彈簧”等都是理想化模型 | |
D. | 牛頓在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中使用了“月-地檢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00N/m | B. | 80N/m | C. | 60N/m | D. | 50N/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40m | B. | 250m | C. | 300m | D. | 90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