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本實驗抓住兩次的拉力的共同作用效果與一次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即運用等效替代的思想進行實驗.
(2)根據實驗的原理確定所需測量的物理量.
(3)應用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合力.
解答 解:(1)合力與分力是等效替代的關系,所以本實驗采用的等效替代法,故選:C.
(2)本實驗中一個拉力的作用效果與兩個拉力的作用效果系統,則一個拉力為兩個拉力的合力,需確定出拉力的方向、拉力的大小以及O′點的位置,所以要記錄彈簧右端與滑輪之間的細線方向、所掛鉤碼的個數以及O′點的位置,故選:ABD.
(3)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合力F,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1)C,(2)ABD,(3)如圖所示.
點評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是力學中的重點實驗,應明確實驗的原理、數據處理方法及本實驗采用的物理方法.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速率是矢量 | |
B. | 在國際單位制中,kg、m、N都是基本單位 | |
C. | 質量的國際單位是kg,也可以是g | |
D. | 在國際單位制中,牛頓第二定律的表達式是F=m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此電源的內電阻為$\frac{2}{3}$Ω | |
B. | 燈泡L1的額定電壓為3 V,額定功率為6 W | |
C. | 把燈泡L1換成阻值恒為1Ω的純電阻,電源的輸出功率將變大 | |
D. | 由于小燈泡L1的U-I圖線是一條曲線,所以燈泡發光過程中歐姆定律不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1>a2,t1<t2 | B. | a1<a2,t1>t2 | C. | a1<a2,t1<t2 | D. | a1=a2,t1=t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0--$\frac{T}{2}$時間內,有電流從B流向A | |
B. | 0--T 時間內,電阻R 消耗的功率恒為$\frac{4{{B}_{0}}^{2}{L}^{4}}{{T}^{2}R}$ | |
C. | 0--T 時間內,流過電阻R的電量$\frac{2{B}_{0}{L}^{2}}{R}$ | |
D. | 如果,放開AB棒,使其可以自由移動,0時刻開始,棒開始向右做勻加速運動,并于T時刻返回出發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火箭受到地面對它的彈力作用而升空 | |
B. | 火箭受到下部空氣對它的作用而升空 | |
C. | 火箭受到向下噴射的氣體對它的作用而升空 | |
D. | 在沒有空氣的環境中這類火箭無法升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把帶足夠多正電荷的物體C移近導體A,穩定后,A、B下部的金屬箔都會張開 | |
B. | 把帶足夠多正電荷的物體C移近導體A,穩定后,只有A下部的金屬箔張開 | |
C. | 把帶足夠多正電荷的物體C移近導體A后,再把B向右移動稍許使其與A分開,撤走物體C穩定后A、B下部的金屬箔都還是張開的 | |
D. | 把帶足夠多正電荷的物體C移近導體A后,再把B向右移動稍許使其與A分開,撤走物體C穩定后A、B下部的金屬箔都閉合 | |
E. | 把帶正電荷的物體C移近導體A后,再把B向右移動稍許使其與A分開,撤走物體C穩定后A下部的金屬箔張開,B下部的金屬箔閉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