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豎直平面內光滑的半圓形軌道和水平軌道相切與B點,質量的滑塊甲從A點以初速度
沿水平面向左滑行,與靜止在B點
的滑塊乙碰撞且碰撞過程沒有能量損失。碰撞后滑塊乙恰好通過C點。已知半圓形軌道半徑
,兩滑塊與水平軌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
(g=10 m/s2)
(1)A點到B點的距離;
(2)假設滑塊乙與地面碰撞后不彈起,求兩滑塊靜止時的距離。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所示,A和B是電阻為R的電燈,L是自感系數(shù)較大的線圈,當S1閉合、S2斷開且電路穩(wěn)定時,A、B亮度相同,再閉合S2,待電路穩(wěn)定后將S1斷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B燈立即熄滅
B. A燈將比原來更亮一些后再熄滅
C. 有電流通過B燈,方向為c→d
D. 有電流通過A燈,方向為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兩根細線上端系在天花板上同一點,下端分別懸掛質量不同的小球在同一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相對位置關系如圖所示,則兩個小球具有的物理量一定相同的是
A. 向心加速度 B. 角速度
C. 細線拉力 D. 線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由于通訊和廣播等方面的需要,許多國家發(fā)射了地球同步軌道衛(wèi)星,這些衛(wèi)星的
A. 質量可以不同 B. 軌道半徑可以不同
C. 軌道平面可以不同 D. 速率可以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質量m=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紙帶上打出了一系列的點,如圖所示,相鄰記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04s,長度單位是cm,g取9.8m/s2.則:
(1)在該實驗中,下面敘述正確的是(______)
A.應用天平稱出重物的質量
B.應當選用點跡清晰,第一、二兩點距離約2mm的紙帶進行測量
C.操作時應先放紙帶,后接通電源
D.打點計時器應接在直流電源上
(2)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步驟有:
①把打點計時器安裝在鐵架臺上,用導線將學生電源和打點計時器接好。
②重復上一步的過程,打三到五條紙帶。
③把紙帶的一端用夾子固定在重錘上,另一端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用手豎直提起紙帶,使重錘停靠在打點計時器附近。
④用公式,計算出各點的瞬時速度v1、v2、v3、……并記錄在表格中。
⑤接通電源,待計時器打點穩(wěn)定后再松開紙帶,讓重錘自由下落,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
⑥計算各點的重力勢能的減少量mghn和動能的增加量,并進行比較,看是否相等,將數(shù)值填入表格內。
⑦選擇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在起始點標上O,以后各點依次為1、2、3、……用刻度尺測量對應下落的高度h1、h2、h3、……記入表格中。上述步驟合理的順序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打出的紙帶中選出符合要求的紙帶,如圖所示(其中一段紙帶圖中未畫出)。圖中O點為打出的起始點,且速度為零。選取在紙帶上打出的點A、B、C、D作為計數(shù)點,并測出A、B、C、D點距起始點O的距離如圖所示。由此可計算出物體下落到B點時勢能的變化量ΔEP=_____J(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動能的增加量ΔEk=_____J(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4)該同學利用自己在做該實驗時打出的紙帶,測量出了各計數(shù)點到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第一個點的距離h,算出了各計數(shù)點對應的速度v,以h為橫軸,以v2為縱軸畫出了如圖的圖線。若圖線的斜率為k, 則可知當?shù)氐闹亓铀俚谋磉_式為_____,圖線不經過原點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三束單色光1、2和3的波長分別為λ1、λ2和λ3(λ1>λ2>λ3)。分別用這三束光照射同一種金屬。已知用光束2照射時,恰能產生光電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用光束3照射時,一定不能產生光電子
B. 用光束1照射時,一定不能產生光電子
C. 用光束2照射時,光越強,產生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越大
D. 用光束1照射時,光越強,單位時間內產生的光電子數(shù)目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時間和時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時刻表示時間短,時間表示時間長
B. 1min只能分成60個時刻
C. 學校作息時間表上的數(shù)字表示時刻
D. 物體在第5s內指的是物體在4s末到5s初這1s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數(shù)據(jù)中,表示同一時刻的是( )
A. 前 2s 末、第 2s 末、第 3s 初
B. 第 1s 末、第 2s 末、第 3s 末
C. 前 2s 末、第 2s 末、前 3s 初
D. 前 2s 初、第 2s 末、第 3s 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質量M=2kg的長木板B靜止于光滑水平面上,B的右端離豎直擋板0.5m,現(xiàn)有一小物體A(可視為質點)質量m=1kg,以一定速度v0從B的左端水平滑上B,如圖所示,已知A和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B與豎直擋板的碰撞時間極短,且碰撞前后速度大小不變.
①若v0=2m/s,要使A最終不脫離B,則木板B的長度至少多長?
②若v0=4m/s,要使A最終不脫離B,則木板B又至少有多長?(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