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特斯拉提出了分子電流假說,解釋了在外界磁場作用下,鐵磁性物體內部分子電流的取向變得大致相同時,物體就被磁化而有磁性 | |
B. | 庫侖通過油滴實驗證明了帶電體的電荷量都是某一最小電荷量的整數倍,即元電荷,并測出了元電荷的電荷量 | |
C. | 奧斯特發現了磁場對電流的作用規律 | |
D. | 法拉第認為電磁相互作用是通過介質傳遞的,并把這種介質叫做“場”,他以驚人的想象力創造性的用“力線”形象地描述“場”的物理情景 |
分析 本題根據物理學史和常識解答,記住有關電磁規律中相應的著名物理學家的主要貢獻即可,
解答 解:A、安培提出了分子電流假說,解釋了在外界磁場作用下,鐵磁性物體內部分子電流的取向變得大致相同時,物體就被磁化而有磁性,故A錯誤;
B、密立根通過油滴實驗證明了帶電體的電荷量都是某一最小電荷量的整數倍,即元電荷,并測出了元電荷的電荷量,故B錯誤;
C、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故C錯誤;
D、法拉第認為電磁相互作用是通過介質傳遞的,并把這種介質叫做“場”,他以驚人的想象力創造性的用“力線”形象地描述“場”的物理情景,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物理學史,是常識性問題,對于物理學上重大發現、發明、著名理論要加強記憶,這也是考試內容之一.要注意對物理學家的貢獻準確記憶,不能張冠李戴.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推力F變小 | B. | 墻面對A的彈力變大 | ||
C. | 斜面對B的彈力變大 | D. | 兩小球之間的距離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甲在0-6s內往復運動,它通過的總位移為零 | |
B. | 甲在0-6s內運動方向一直不變,它通過的總位移大小為4m | |
C. | 乙在0-6s內往復運動,它通過的總位移為零 | |
D. | 乙在0-6s內運動方向一直不變,它能過的總位移大小為4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速度變化量的方向一定與加速度方向相同 | |
B. |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變,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變 | |
C. | 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 |
D. | 加速度不斷減小,速度變化量也一定不斷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625}{4}$J | B. | $\frac{625}{8}$J | C. | $\frac{625}{16}$J | D.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