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7-9-4
解析:對于繩索、鏈條之類的物體由于其長度發生變化,所以重心的位置相對于物體來說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能否正確確定重心的位置是解決這類題的關鍵.一般情況下常常分段考慮各部分的重力勢能,并用各個部分的重力勢能之和作為系統的總的重力勢能,至于參考平面,可以任意選取,而且對于這類問題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繩索或鏈條上各處的速度大小是一樣的.
選擇桌面上和掛在桌邊的鏈條整個系統為研究對象,由于桌面光滑,所以系統的機械能守恒,即鏈條的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鏈條動能的增加量.當鏈條從圖示位置到全部離開桌面的過程,原來桌面上的那段鏈條下降的距離為,掛在桌邊的那段鏈條下降的距離為l-a,設鏈條單位長度的質量為m′,則總質量為m=lm′,則ΔEk=ΔEp,即m′(l-a)g·
+m′a·g(l-a)=
lm′v2
解得:v=.
答案: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圖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圖7-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圖7-9-2
(1)小木塊的位移;
(2)傳送帶轉過的路程;
(3)小木塊獲得的動能;
(4)摩擦過程產生的摩擦熱;
(5)電機帶動傳送帶勻速轉動輸出的總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 Hz.查得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所用的重物的質量為m(kg),實驗中得到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如圖7-8-4所示.把第一個點記作O,另外連續的4個點A、B、C、D作為測量的點,經測量知道A、B、C、D各點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62.99 cm、70.18 cm、77.76 cm、85.73 cm,根據以上數據,可知重物由打O點運動到打C點,重力勢能減少量等于_______________J,動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________J.(取三位有效數字)
圖7-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