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沿平直路面行駛的汽車,速度為36 km/h.剎車后獲得加速度的大小是4 m/s2,求:
(1)剎車后3 s末的速度;
(2)從開始剎車至停止,滑行一半距離時的速度.
0 7.05 m/s
汽車剎車后做勻減速滑行,其初速度v0=36 km/h=10 m/s,末速度vt=0,加速度a=-4 m/s2.設剎車后滑行時間t停止,滑行距離為s,其運動示意圖如圖所示.
(1)由速度公式vt=v0+at得滑行時間:
t==
s=2.5 s
即剎車后經2.5 s車停止,所以3 s末的速度為零.
(2)由位移公式得滑行距離,即
s=v0t+at2=10×2.5 m+
×(-4)×2.52 m=12.5 m
設滑行一半距離至B點時的速度為vB,由推論
vB2-v02=2asAB=2a· =as
所以vB=
= m/s
=5 m/s=7.05 m/s.
說明:(1)不能直接把t=3 s代入速度公式計算速度,因為實際滑行時間只有2.5 s.求解剎車滑行一類問題,必須先確定實際的滑行時間(或位移).
(2)滑行一半距離時的速度不等于滑行過程中的平均速度.
(3)剎車滑行時汽車運動過程中的速度圖象如圖所示.根據后面討論中所指出的,速度圖線與t軸間的一塊面積表示相應時間中的位移.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積之比等于對應邊邊長平方比的關系,很容易得到滑行一半距離至B點時的速度.即由
=
=
,所以vB=
v0=5
m/s.
在運動學的許多問題中,畫出v-t圖或用v-t圖求解,往往能幫助理解題意或可簡捷求解,請讀者逐漸體會.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0年江蘇省啟東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卷 題型:計算題
一輛沿平直路面行駛的汽車,速度為36km/h,剎車后獲得加速度的大小是4m/s2,求
(1)剎車后3s末的速度
(2)從開始剎車至停止,滑行一半距離時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