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物體的加速度是6m/s2 | B. | 物體的初速度是3 m/s | ||
C. | 前3s內的平均速度13m/s | D. | 第6s末的速度是40m/s |
分析 根據第4s內的位移可求得第4s內的平均速度,即3.5s末的瞬時速度;再由速度公式可求得加速度;分別對各過程分析由平均速度公式及速度公式可求得各點的速度.
解答 解:A、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第3.5s末的速度為第4s內的平均速度,故v1=$\frac{25}{1}$=25m/s;則對3.5至4s過程分析可得:
28=25+0.5a;解得a=6m/s2;故A正確;
B、對前4s進行分析,由v=v0+at可得,v0=28-6×4=4m/s;故B錯誤;
C、3s末的速度v=v0+at'=4+6×3=22m/s;則前3s的平均速度$\overline{{v}_{3}}$=$\frac{{v}_{0}+{v}_{3}}{2}$=$\frac{4+22}{2}$=13m/s;故C正確;
D、第6s末的速度v6=v0+at″=4+6×6=40m/s;故D正確;
故選:ACD.
點評 本題考查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應用,要注意明確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這一重要結論的準確應用.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B間無摩擦力作用 | B. | B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mBgsinθ | ||
C. | B受到的靜摩擦力大小為mBgsinθ | D. | 取下A物體后,B物體仍能勻速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衛星a、c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的加速度 | |
B. | 衛星b、c的線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線速度 | |
C. | 衛星d通過加速就可追上衛星b | |
D. | 若衛星c變軌后在軌道半徑較大的軌道上做勻速圓周運動,則其周期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麥克斯韋預言并用實驗驗證了電磁波的存在 | |
B. | 醫院里常用紫外線對病房和手術室進行消毒 | |
C. | 在人造衛星上對地球進行拍攝是利用紅外線有較好的穿透云霧煙塵的能力 | |
D. | 在人造衛星上對地球進行拍攝是利用紫外線有較好的分辨能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小球A帶正電,小球B不帶電,小球C帶負電 | |
B. | 三個小球在電場中運動的時間相等 | |
C. | 三個小球到達極板時的動能關系為EkC>EkB>EkA | |
D. | 三個小球在電場中運動時的加速度關系為aA<aB<a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