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某吊車裝置的水平軌道上有一質量為M的小車,且O點為鋼絲繩的懸點,質量為m的重物用鋼絲繩連接,懸掛在小車的正下方,重心到O的距離為L,從A點到B點,重物與小車一起向右做勻速運動,重物到達B點時,小車突然停止,重物向右擺動到最高點C,上升的高度為h,整個運動過程中,鋼絲繩始終拉直,不計鋼絲繩質量和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求:
(1)從B到C過程中,重物克服重力所做的功W;
(2)從A到B過程中,重物運動的速度大小v;
(3)從A到C過程中,小車對軌道的最大壓力Fm.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把兩個沒有導線相連的線圈套在同一個閉合鐵芯上,一個線圈(原線圈)通過開關可以連接到交流電源或直流電源的兩端,另一個線圈(副線圈)連到小燈泡上.連接電路,接通電源,小燈泡能發光.
(1)兩個線圈并沒有連接,小燈泡為什么會發光?
(2)小燈泡兩端的電壓與學生電源的輸出電壓相等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
(1)部分實驗步驟如下,請完成有關內容:
A.將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貼有白紙的豎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綁上兩根細線.
B.在其中一根細線上掛上5個質量相等的鉤碼,使橡皮筋拉伸,如圖甲所示,記錄鉤碼個數(或細線拉力大小)、拉力方向(或細線方向)、________.
C.將步驟B中的鉤碼取下,分別在兩根細線上掛上4個和3個質量相等的鉤碼,用兩光滑硬棒B、C使兩細線互成角度,如圖乙所示,小心調整B、C的位置,使橡皮筋與細線結點的位置與步驟B中結點位置重合,記錄________.
(2)如果“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得到驗證,那么圖乙中=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某次登月任務中,飛船上備有以下實驗儀器:A. 計時表一只、B. 彈簧測力計一把、C. 已知質量為m的鉤碼一個、D. 天平一只(附砝碼一盒)。飛船在接近月球表面時,先繞月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宇航員測量出繞行N圈所用的時間為,飛船的登月艙在月球上著陸后,宇航員利用彈簧測力計測出質量為m的鉤碼的重力為F,已知萬有引力常量為G,把月球看做球體。請你利用上述兩次測量所得的物理量推導出月球的密度和半徑的表達式。(用題中所給的物理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高為L的斜軌道AB、CD與水平面的夾角均為45°,它們分別與豎直平面內的圓弧形光滑軌道相切于B、D兩點,圓弧的半徑也為L。質量為m的小滑塊從A點由靜止滑下后,經CD軌道返回,再次沖上AB軌道至速度為零時,相對于BD面的高度為。已知滑塊與AB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0.5,重力加速度為g,求:
(1)滑塊第一次經過圓軌道最低點時對軌道的壓力大小;
(2)滑塊與CD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3)經過足夠長時間,滑塊在兩斜面上滑動的路程之和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大型游樂場內的新型滑梯可以等效為如圖所示的物理模型.一個小朋友在AB段的動摩擦因數,BC段的動摩擦因數為
,他從A點開始下滑,滑到C點恰好靜止,整個過程中滑梯保持靜止狀態.則該小朋友從斜面頂端A點滑到底端C點的過程中( )
A. 地面對滑梯始終無摩擦力作用
B. 地面對滑梯的摩擦力方向始終水平向左
C. 地面對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始終等于小朋友和滑梯的總重力的大小
D. 地面對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先小于、后大于小朋友和滑梯的總重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由E=可知,電場中某點的場強與試探電荷的電荷量成反比
B. 由C=可知,電容器的電容與其所帶電荷量成正比,與兩極板間的電壓成反比
C. 由可知,將1 C正電荷從A點移動到B點克服電場力做功1J,則
=1 V
D. 由可知,電場中某點的電場強度與場源電荷所帶的電荷量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物塊A和B通過一根輕質不可伸長的細繩連接,跨放在質量不計的光滑定滑輪兩側,質量分別為mA=2 kg、mB=1 kg。初始時A靜止于水平地面上,B懸于空中。先將B豎直向上再舉高h=1.8 m(未觸及滑輪)然后由靜止釋放。一段時間后細繩繃直,A、B以大小相等的速度一起運動,之后B恰好可以和地面接觸。取g=10 m/s2。
(1)B從釋放到細繩繃直時的運動時間t;
(2)A的最大速度v的大小;
(3)初始時B離地面的高度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3月31日,在國際泳聯跳水系列賽喀山站10米臺決賽中,我國男女選手雙雙奪得冠軍.如圖是運動員某次跳臺比賽中的v-t圖像(取豎直向下為正方向), t=0時運動員起跳離開跳臺.將運動員視為質點,則運動員( )
A. t1時刻到達最高點
B. t2時刻到達水下最深處
C. t3時刻處于水下下沉狀態
D. t4時刻浮出水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