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質能方程求出釋放能量損失的質量,即可求解;
(2)根據釋放的能量,即可計算出核反應的次數,然后結合地球軌道所在處的球面積,即可求解.
解答 解:(1)太陽每秒鐘放出的能量:△E=Pt=3.8×1026 J,
由質能方程△E=△mc2
可得:△m=$\frac{△E}{{c}^{2}}$=$\frac{3.8×1{0}^{26}}{(3×1{0}^{8})^{2}}$ kg=4.2×109 kg=4.2×106 t.
(2)每秒鐘聚變反應的次數:
n=$\frac{3.8×1{0}^{26}×1}{28×1{0}^{6}×1.6×1{0}^{-19}}$次=8.48×1037次.
每秒鐘產生的中微子數為n1,
則n1=2n=16.96×1037個.
距太陽L=1.5×1011 m的球面積S=4πL2=4×3.14×(1.5×1011)2 m2=28.26×1022 m2.
每平方米有n2個中微子,則:
n2=$\frac{16.96×1{0}^{37}}{28.26×1{0}^{22}}$個=6×1014個.
答:(1)太陽每秒鐘損失的質量為4.2×106 t;
(2)每秒鐘太陽垂直照射在地球表面上每平方米有6×1014個中微子到達.
點評 知道核反應方程的兩數守恒,質能方程是原子物理中的重點內容之一,該知識點中,關鍵的地方是要知道反應過程中的質量虧損等于反應前的質量與反應后的質量的差.該題中的數學能力的要求比較高.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拋出后一秒內物體速度的改變量要比落地前一秒內的小 | |
B. | 在到達最高點前的一段時間內,物體速度的變化要比其他時間慢一些 | |
C. | 即使在最高點附近,每秒鐘物體速度的改變量也等于9.8 m/s | |
D. | 即使在最高點附近,物體速度的變化率也等于9.8 m/s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在0-10s內兩車逐漸靠近 | B. | 在10-20 s內兩車逐漸靠近 | ||
C. | 在5-15 s內兩車的位移相等 | D. | 在t=10 s時兩車在公路上相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容器上極板帶正電,帶電荷量為6×10-5 C | |
B. | 電容器上極板帶負電,帶電荷量為6×10-5 C | |
C. | 電容器上極板帶正電,帶電荷量為6×10-9 C | |
D. | 電容器上極板帶負電,帶電荷量為6×10-9 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擴散運動向著更為無序的方向進行,是可逆過程 | |
B. | 物體的內能取決于溫度、體積和物質的量 | |
C. | 分子間作用力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 | |
D. | 液晶對不同顏色光的吸收強度隨電場強度的變化而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4:3 | B. | 3:4 | C. | 3:5 | D. | 5: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定值電阻R1接蓄電池時消耗的功率大于R2接蓄電池時消耗的功率 | |
B. | 定值電阻R1接蓄電池時消耗的功率等于R2接蓄電池時消耗的功率 | |
C. | 定值電阻R1接蓄電池時蓄電池的效率大于R2接蓄電池時蓄電池的效率 | |
D. | 定值電阻R1接蓄電池時蓄電池的效率小于R2接蓄電池時蓄電池的效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從b點離開的電子速度最小 | |
B. | 從b點離開的電子在磁場中運動時間最長 | |
C. | 從b點離開的電子速度偏轉角最大 | |
D. | 在磁場中運動時間相同的電子,其軌跡線一定重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