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伏安法測金屬絲的電阻時,可采用電流表內接法 | |
B. | 實驗中應調節滑動變阻器,取得多組U和I的值,然后求出電阻平均值 | |
C. | 實驗中電流不得太大,以免電阻率發生變化 | |
D. | 應選用毫米刻度尺測整根金屬絲的長度三次,然后求出長度平均值 |
分析 測量電阻絲電阻率為減小實驗誤差應進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實驗時電流不能太大,以避免金屬絲溫度發生較大變化而使實驗誤差較大,根據實驗注意事項分析答題.
解答 解:A、金屬絲電阻很小,與電壓表內阻相差很大,使電壓表和金屬絲并聯,電壓表的分流作用很小,應采用電流表外接法,故A錯誤;
B、為減小實驗誤差,應進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故B正確;
C、金屬絲的電阻率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為保持電阻率不變,應保持溫度不變,實驗中電流不得太大,故C正確;
D、應測量出金屬絲連入電路的有效長度三次,求平均值,而不是測整根金屬絲長度,故D錯誤;
故選:BC.
點評 本題考察實驗誤差分析,對于測量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誤差,往往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來減小實驗誤差.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盧瑟福通過實驗發現了質子的核反應方程為${\;}_{2}^{4}$He+${\;}_{7}^{14}$N→${\;}_{8}^{17}$O${+}_{1}^{1}$H | |
B. | 鈾核裂變的核反應是${\;}_{92}^{235}$U→${\;}_{55}^{141}$Ba${+}_{36}^{92}$O${+}_{0}^{1}$n | |
C. | 質子、中子、α粒子的質量分別為m1、m2、m3.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結合成一個α粒子,釋放的能量是:(m1+m2-m3)c2 | |
D. | 原子從a、b兩個能級的能量分別為Ea、Eb;且.Ea>Eb;當原子從a能級狀態躍遷到b能級狀態時.發射光子波長λ=$\frac{hc}{{E}_{a}-{E}_{b}}$,(其中c為真空中的光速,h為普朗克常量) | |
E. | 密立根通過油滴實驗測出了元電荷的數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F | B. | $\frac{F}{4}$ | C. | $\frac{F}{2}$ | D. | 4F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三個質點的位移相等 | B. | 三個質點的平均速度相等 | ||
C. | 沿路徑3運動的質點的位移最大 | D. | 10 s是時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塊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 |
B. | 物塊B受到A的支持力做負功 | |
C. | 兩物塊A、B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mgsinθcosθ | |
D. | 物塊B的機械能減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速度變化的方向為正,加速度的方向為負 | |
B. | 加速度可能既不與速度同向,也不與速度反向 | |
C. | 速度越來越大,加速度一定越來越大 | |
D. | 物體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越來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