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同學用下圖所示器材進行“研究電感應”的實驗,主要步驟如下:
A.連接實物電路圖;
B.接通A,觀察記錄A線圈插、拔及停止在B線圈中電流計指針偏轉情況;
C.改變電流方向,按步驟B重做記錄;
D.A線圈插入B后,改變A中電流大小,觀察記錄偏轉情況;
E.實驗分析.
(1)連接實物圖.
(2)該同學漏掉了什么重要步驟?
(3)當把線圈A放B外面,由近而遠離開B時,電流表指針是否會偏轉?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v |
1 |
v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請完成以下兩小題.
(1)某同學欲利用小車驗證“動能定理”,他在實驗室中組裝了一套如圖所示的裝置,利用砂桶帶動小車運動,砂和砂桶的總重力代表小車所受的合力,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在圖示狀態下開始做實驗,該同學的裝置和操作中的主要錯誤是:
a
b
②實驗中,測得砂和桶的總質量為m,小車的質量為M,二者應滿足的關系為 ;
③已知打點計時器所接電源頻率為50Hz,正確組裝和操作后,實驗中得到一條紙帶如下圖所示,紙帶上有7個計數點A、B、C、D、E、F、G,相鄰計數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相鄰計數點間有4個點未畫出,則運動物體的加速度為 m/s2,打C點時小車的速度為_________m/s.(結果小數點后面保留兩位小數)
④砂和桶的總質量為m,小車的質量為M,在紙帶上取兩點B和F進行研究,測得這兩點間的距離為L,這兩點的速度分別為VB、VF,則本實驗最終要驗證的數學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題中的字母表示實驗中要測得的物理量)。
(2)在測定一節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實驗中,備有下列器材:
A.干電池E(電動勢約為1.5V、內電阻大約為1.0Ω)
B.電壓表V(0~15V、內電阻大約為15kΩ)
C.電流表A(0~0.6A、內阻RA=0.1Ω)
D.電流表G(滿偏電流3mA、內阻Rg=10Ω)
E.滑動變阻器R1(0~10Ω、10A)
F.滑動變阻器R2(0~100Ω、1A)
G.定值電阻R3=990Ω
H.開關、導線若干
①為了方便且能較準確地進行測量,其中應選用的滑動變阻器是_____(填寫“R1”或“R2”);
②請在線框內畫出你所設計的實驗電路圖,并在圖中標上所選用器材的符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4屆河北省邯鄲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某同學利用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物塊在水平桌面上的運動規律。物塊在重物的牽引下開始運動,重物落地后,物塊再運動一段距離停在桌面上(尚未到達滑輪處)。從紙帶上便于測量的點開始,每5個點取1個計數點,相鄰計數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打點計時器電源的頻率為50Hz。
①計數點5對應的速度大小為 m/s。(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②物塊減速運動過程中加速度的大小為a=
m/s2,(保留兩位有效數字)。若用來計算物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g為重力加速度),則計算結果比動摩擦因數的真實值 (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4屆北京市四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中,
I. 第一組同學用打點計時器按照圖示裝置進行實驗,則
(1)對于自由下落的重物,下述選擇的條件哪種更為有利?( )
A. 只要足夠重就可以。
B. 只要體積足夠小就可以。
C. 既要足夠重,又要體積非常小。
D. 因為不需要知道動能和勢能的具體數值,不需要測量重物的質量,所以對重物可任意選擇。
(2)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查得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測得所用的重物的質量為1.00kg。實驗中得到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如圖所示,把第一個點記作O,在紙帶上另取連續4個點A、B、C、D作為測量的點,經測量知道A、B、C、D各點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據以上數據,可知重物由O點運動到C點,重力勢能減少量等于 J,動能的增加量等于 J。(取3位有效數字)
II. 第二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鉤碼和滑塊所組成的系統從由靜止釋放到通過光電門這一過程機械能守恒。實驗開始時,氣軌已經調成水平狀態。
(1)已知遮光條的寬度為d,實驗時將滑塊從圖示位置由靜止釋放,由數字計時器讀出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時間為t,則滑塊經過光電門時的速度為 。
(2)在本次實驗中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文字說明并用相應的字母表示):鉤碼的質量m、 和 。
3)本實驗通過比較 和 (用測量的物理量符號表示)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是否相等,從而驗證系統的機械能是否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0-2011學年山東省高三上學期期末復習(二)(理綜)物理部分 題型:實驗題
(1)(2分)某同學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中,得到一條紙帶如下圖所示,紙帶上有7個計數點A、B、C、D、E、F、G,相鄰計數點之間的距離如圖所示,相鄰計數點間有4個點未畫出,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 則運動物體的加速度為
(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2)(4分)如圖所示,甲圖中螺旋測微器的讀數為 mm,乙圖中游標卡尺的讀數為 cm.
(3)(6分)用伏安法測量某電阻阻值,現有實驗器材如下:
待測電阻(阻值大約為
額定功率為8W);
電流表(量程
內阻約
電流表
(量程
內阻約
電壓表(量程
內阻約
電壓表
(量程
內阻約
滑動變阻器蓄電池(電動勢為15V),開關,導線若干.
①為了盡可能多測幾組數據,要求電壓從零開始連續可調,且能較準確測量阻值,
電流表應選擇 電壓表應選擇
②在實物圖中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完成設計的電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