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解法一:據題意v0=0,h=45 m,g=10 m/s2,由位移公式h=gt2可得:落地時間:t=
=
s=3 s
物體在(t-1) s內(即2 s內)的位移h′為
h′=g(t-1)2=
×10×22 m=20 m
物體在下落的最后1 s內位移為
Δh=h-h′=45 m-20 m=25 m.
解法二:從高h=45 m處自由落下到著地所需時間t==3 s,3 s末速度為v3=10×3 m/s=30 m/s
(t-1) s末速度為v2=10×2 m/s=20 m/s
最后1 s內的平均速度為=
=25 m/s
最后1 s內的位移:s=·Δt=25×1 m=25 m.
解法三:下落時間t=3 s(見解法一)
由“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的運動規律——在連續相等時間間隔內運動的位移比等于從1開始的連續奇數比”,即hⅠ∶hⅡ∶hⅢ∶hⅣ∶……=1∶3∶5∶7∶……
則有=
=
而hⅠ+hⅡ+hⅢ=45 m,所以hⅢ=25 m.
答案:25 m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球編號 | A | B | C | D | E |
小球的半徑(×10-3m) | 0.5 | 0.5 | 1.5 | 2 | 2.5 |
小球的質量(×10-6kg) | 2 | 5 | 45 | 40 | 100 |
小球的收尾速度(m/s) | 16 | 40 | 40 | 20 | 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球編號 | A | B | C | D | E |
小球的半徑r(×10-2m) | 0.5 | 0.5 | 1.5 | 2 | 2.5 |
小球的質量m(×10-3kg) | 2 | 5 | 45 | 40 | 100 |
小球的收尾速度v(m/s) | 16 | 40 | 40 | 20 | 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省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18分)當物體從高空下落時,所受阻力會隨物體的速度增大而增大,因此經過下落一段距離后將勻速下落,這個速度稱為此物體下落的收尾速度。研究發現,在相同環境條件下,球形物體的收尾速度僅與球的半徑和質量有關,g取10m/s2。下表是某次研究的實驗數據:
小球編號 A B C D E
小球的半徑(×10-3m) 0.5 0.5 1.5 2 2.5
小球的質量(×10-6kg) 2 5 45 40 100
小球的收尾速度(m/s) 16 40 40 20 32
(1)根據表中的數據,求出B球與C球在達到終極速度時所受阻力之比。
(2)根據表中的數據,歸納出球型物體所受阻力f與球的收尾速度大小及球的半徑的關系(寫出有關表達式、并求出比例系數)。
(3)現將C號和D號小球用輕質細線連接,若它們在下落時所受阻力與單獨下落時的規律相同,讓它們同時從足夠高的同一高度下落,試求出它們的收尾速度,并判斷它們落地的順序(不需要寫出判斷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